雖說如今他還沒有下場應童子試;可身邊族兄弟多有應試者。沈瑾十四歲過院試;都被族人稱讚;被對方學官認為前途可期;楊廷和可是十二歲過的鄉試;往前推一年;那就是十一歲過的院試。
所謂神童;這就這樣了。
成名需趁早;這話就是有道理。
等楊廷和過禮部會試時;只是在三甲;年紀在十九歲。即便算是少年進士;可多了一個“同”字;含金量就低了。可是因他是明朝開國來最小的舉人;早已經在御前備過案的;所以得以以同進士身份入庶常院;而後入翰林。
有這樣的能人比照著;沈瑞就在心裡盤算自己應試的時間。
明年十四歲;應童子試;大後年十六歲應鄉試;順利的話十七歲第一次應會試。
楊廷和十二歲中舉;十九歲卻才過會試;可見會試難度之大。
沈家族人中;水字輩;宗房大老爺、沈舉人、五房大老爺、七房二老爺、八房大老爺都是舉人;其中沈舉人還是少年舉人;可是全部都會試落第。
想想會試的機率問題;沈瑞只覺得頭皮發麻;不過身在這個時代;卻沒有選擇的機會。
楊家坐落在照明坊;離沈宅所在的仁壽坊就隔了一條街。
楊廷和的繼室俞氏;論起來與徐氏還有遠親;只是要拐了幾個彎;比較遠了。
到了沈瑞這裡;則要稱俞氏一聲“表姨”。
因是隨徐氏過來做客;又是以俞氏親戚的緣故;因此到了楊宅後;沈瑞先見到的是俞氏。
大明朝禮制;父喪母喪都是守三年。
不過父親在世的話;母喪只需守一年。
當年沈瑞在西山寺居三年;前一年曰守孝;後兩年對外也稱是養生。
這也是為何楊廷和弘治十二年喪母;不及兩年新婦就能進門的原因;因為已經出了服。
俞氏十七、八歲年紀;進門不足一年;此時還是新婦;言行之間還有些靦腆。
見了徐氏;她親近中帶了恭敬。倒不是因誥命等級的緣故;而是徐氏雖與她同輩;可年歲應該比她父母還年長。
沈瑞雖身高不低;可到底是少年身材;面上帶了稚嫩;嗓子還沒有過變音期。
俞氏與他對答幾句;就去了拘謹;對徐氏道:“瑞哥與我那兄弟年歲差不多;見了他倒是想起我那兄弟來。”
俞氏之父本是京中小官;今年“京察”評為上等;外放知州了。
徐氏笑著道:“他們甥舅年歲相仿;往後總有親近的時候……”
俞氏笑道:“表姐說的是;正是這個道理。難得表姐過來;我家那幾個姐兒、哥兒也該過來與表姐請安……”說罷;便吩咐婢子去傳人。
稍一時;就隨婢子進來幾個孩子;年歲從三、四歲到十二、三歲不等。
令沈瑞意外的是;楊慎也是其中。
兩人對視一眼;都瞪圓了眼睛;隨即立時移開視線。
從高到矮六個蘿蔔頭;除了先太太所出的長子楊慎;長女楊恬之外;剩下楊家二哥、三哥、四哥與二姐兒都是楊廷和側室蔣氏所出。
這個時代;士大夫有妻有妾算不得什麼;只是讓沈瑞覺得不自在的是楊二雖也是九歲;可年紀比楊恬大半歲。
雖說現下見禮;楊二老老實實地管沈瑞叫“沈表哥”;可要是兩家親事真成了;這就是他的內兄了。
徐氏依次給了幾個孩子見面禮;不得不說;楊家這幾個孩子長得十分體面;尤其是蔣氏所出的四兄弟;容貌比楊慎、楊恬兄妹更勝一籌。由子及母;可見其生母的相貌定是不俗。
楊廷和先頭太太黃氏除了嫡長子、嫡長女之外;再無所出;剩下的孩子由側室包圓了。即便沒有“寵妾滅妻”的風聲傳出去;可誰也不是傻子;這幾個蘿蔔頭就是證據。
想到這點;徐氏對於楊廷和難免腹誹;對於楊慎、楊恬兄妹就生出幾分憐惜。
徐氏是為了楊恬來的;自然將楊恬拉到跟前;仔細問起平素喜好。
楊恬雖父母都是蜀中人氏;可生在京城;長在京城;倒是一口官話;應答起來脆生生的;是個極爽利的小姑娘;並無扭捏之態。
雖說她的相貌;比不上庶出妹妹;可也比尋常人強出許多。
何太太贊她水秀;比美江南閨秀;不無道理。
徐氏自己就是端莊大氣的xìng子;自然見不得那種羞羞答答的小娘子。楊恬這xìng子;倒是正合了她的胃口。
加上楊恬雖才九歲;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