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徐;可我心裡當她同親妹妹一般無二。只是沒想到她去的這麼早;不過幸而留下你這點骨血。你外祖父福地在京城;你以前年紀小;不好與你提這個。如今你已經十二;是不是也當代你娘去拜祭一二?”
沈瑞還是頭一回聽到此事;不由意外:“侄兒外祖父不是溫州人氏麼?福地怎在京城?”
徐氏溫煦道:“孫家太爺生前與我家太爺是八拜之交;因太爺定居京城;孫家太爺也移居京城;後來兩位老人便一起選的福地。你娘嫁的遠;這些年都我同我們老爺在打理孫太爺福地。只是我們畢竟不是孫太爺後人;你也當代你娘去儘儘孝。想來老人家地下有知;也盼著見一見唯一的血脈後人。”
沈瑞聞言;眉頭微蹙。
雖不知曉徐氏用意;可顯而易見想要帶自己去京城;還不容他拒絕;方將已故孫太爺都抬出來。
沈瑞念念不忘去京城;可卻不願以這種被勉強的方式。畢竟這不是尋常做客;明年二月就是縣試之期;要是進京;童子試就要耽擱一年;說不定還要被捲到二房擇嗣的麻煩中。
偏生孝道之下;他又不好回絕;便有些怏怏。
三房老太爺與九房太爺;見徐氏親近沈瑞;開始是忌憚;後來則是傻眼。
孫夢生與二房三太爺的交情這麼好;孫氏又成了徐氏帶大的;那對於他們這些三年前“趁火打劫”的族親;真的就不記仇?
三房老太爺與九房太爺有些坐不住。
徐氏卻恍若未見;又依次見了剩下幾房子弟;那rì酒樓裡見過的沈全、沈琴、沈寶幾個;都留下問話;對於九房太爺提過的琳哥;徐氏也留下;敘了家常。
到了木字輩;徐氏則是一道見了;並未仔細問詢。
等孩子們都下去;徐氏說了一句話;叫幾位族老統統都傻了眼……
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
“族長太爺與諸位族老;年節將近;妾身回蘇州後也要準備返京;想要邀各房侄兒進京做客;不知幾位長輩可應允?”徐氏緩緩說道。
“邀各房子侄進京?”族長太爺看著徐氏;神情凝重;滿臉不贊同。
沒有人會將這個看成是尋常邀請;在現下二房三兄弟無嗣的情況下。身為一族之長;族長太爺想的深遠;委實不願各房頭為了二房過嗣之事起了嫌隙。
沈家九房傳承幾代;本就因出了服親親緣漸遠;關係不那麼緊密;要是再為了過嗣之事鬧起來;就要成一盤散沙
三房老太爺與九房太爺卻是意外之喜。
見著方才徐氏架勢;顯然與已故孫氏極為親厚;那要因舊事是遷怒到三房、九房身上;別說是承嗣;怕是以後都要小心被壓制。兩位老爺子正不安;就聽了徐氏這話;如何能不欣喜。
見族長太爺有阻攔之意;三房老太爺忙開口道:“小哥們都沒見過二房幾位叔伯、叔伯母;早當上京請安。如今隨著侄孫媳婦過去;倒也便宜。”
九房太爺亦迫不及待地開口:“侄媳婦;我那孫兒琳哥可也去?”
方才各房子弟進來請安時;每房頭徐氏都留人說話;不能說被留下子弟個個芝蘭玉樹般出彩;不過相比之下;沈琳確實平庸了些。
徐氏輕笑道:“琳哥確實如太爺所贊;是個敦厚本分的孩子;甚好。”
九房太爺立時歡喜;眼神閃了閃;掃了一眼族長太爺:“就算要安排小哥們進京給叔伯請安;也不用去那麼多哩。眼看就要過年;總不好讓小哥們鬧哄哄的吵了你們。我看年長的幾個去便是了;年紀小的那幾個;出門家裡也不放心哩。”
族長太爺穩重如山;只做未聽見。宗房大太太坐在旁邊不動聲sè;心裡卻亂作一團;不知該為九房太爺的話鬆了口氣;還是該埋怨九房太爺倚老賣老不要臉。
三房老太爺知曉這是針對沈珏;心裡思量一下;被徐氏留心少年中;也就數沈瑞、沈珏兩個對孫子的威脅大;便跟著應和道:“是哩;是哩……小哥們都沒出過門;就是瑞哥那裡;即便要去京城祭掃;也不差這兩、三年;還是等他略大些;拖家帶口的說不定孫太爺地下見了也歡喜。”
徐氏淡笑聽二老講完;沒有應答之意;而是對族長太爺道:“族中這一輩子弟;成才者多。在京幾位族侄;我們老爺都見過;對於年歲小的這些品xìng資質;我們老爺也曾打聽過。只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有些大事;不是我一個婦道人家能做主。還有我家二叔、三叔那裡;皆膝下荒涼;想來也樂意見一見族中小輩。”
徐氏這句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