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嚴閣老也有藉此東風推他入閣的意思。
有道是槍打出頭鳥,尤其是趙文華這種招搖惹人惡、貪汙不要臉的臭鳥。很自然的,李默便想到了浙江那未曾了結的案子,他要那本不大可能被燒掉的賬冊。他覺著只要有了那東西,趙文華便死定了,嚴嵩也不得不認栽了。
所以可憐的沈言便進入李時言的視線,但沈默是皇帝要的人,在錦衣衛手裡,這對別人來說,是不可觸及的。可對李默來說,並不是不能辦到的,因為他的貴門生,叫陸炳。
沈默甚至可以模擬出,李是怎樣說服陸炳,站在自己這邊的……除了將上面自己的那些分析,更透徹,更有說服力的講給陸炳外,還有個很誘人的前景,就是得到賬冊、趙文華,大獲全勝之後,便可趁勢救出沈煉,絕對沒有問題。
沈默不知道,:炳跟嚴氏父子還有什麼:,但他最後顯然是答應站在老師這邊……當然以他的身份,不可能為李默搖旗吶喊,但除了精神上支援之外,還答應幫他取到賬本!
所以才有了自己這一遭罪……雖然自己是沈煉的徒弟,但人家說了,俺是為了救沈煉啊,至於他徒弟麼,畢竟還遠著一層,為師父犧牲一下也是應該的麼。
這有了沈默煉獄般的六日,可為什麼沒有第七日呢?提出這問題絕對不是沈默犯賤,因為用‘良心發現’或者‘無可奈何’來解釋對方的戛然而止,顯然是一廂情願的……
~~~~~~~~~~~~~~~~~~~~~~~~~~~~~~~~~~~~~~~~~~~~~
沈默也從朝堂動向中,推斷出了較合理的解釋……事情的真相應該是,李默找到了更好、更致命的打擊點——是那封‘水陸成功、海晏河清’的奏疏,說起來也算趙侍郎倒黴,離開浙江的時候,倭寇活動確實已經零星了,否則他就是再蠢,也不會上這道疏。
可誰知前腳一走,後面便有倭寇舉回潮,不僅將泊浦、東川沙等舊巢重新佔據,還深入到內地幾次掃蕩。
因為前期戰事太順,軍民麻痺大意,以至於‘正月初十後,浙東西破軍殺將羽書沓至京都’,給了對方天大的口實……
根據錦衣衛偵知,兵科給事中夏與吏科給事中孫……這兩位也是趙文華的老對頭,當初趙文華請罷應天巡撫曹邦輔,就是他倆據理力爭,才保下了曹巡撫,這次二度出戰,自然是眾望所歸了。
可怕的是,錦衣衛連奏疏的內容都已經偵知了:‘自文華返京,東南官兵屢遭陷敗,可見其奏報不實,欺誕不忠,大負簡命!’很顯然,‘欺誕忠、謊報軍情’的罪名,要比‘侵吞軍餉、貪汙受賄’更能刺激嘉靖帝的心肝兒!
這兩封類似的奏疏現正在二位科員的枕頭下,只等著陛下出關,便立刻開炮了!
擱下手中的情報,沈默沉重的閉上眼睛,他要認真思考一下,在這場來勢洶洶的大潮中,該當如何自處呢?
第三一二章 渾水摸魚
思來想去。沈默決定嘗試一下。看看能在這池渾水中。摸到什麼樣的大魚。他不是沒有看到波濤洶湧。隨時噬人的危險性。但他更深切的體會到。自己那位老師對自己命運的影響。要遠遠超過當初的預料。
在浙江時。雖然“沈煉”這個名字給他帶來一些麻煩。但總體來說。還是好處要多多。這是因為王學一派在浙江的影響力無與倫比。所以沈煉的學生自然不會吃虧。
但王學已經被排擠出北京這個大明朝的心臟二十年了。雖然一直在很努力的想要重新站穩朝堂。近年來也取的了一些突破。卻仍然難以擺脫邊緣化的窘境。此番龍爭虎鬥中。雖然也有王學門人加入。但皆是以嚴黨或李的面目出現。這對志向遠大的王學一派。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即使是這些王學門。還都是以階為代表的泰州北派。與他這個浙中南宗又隔了一層。一旦有事會不會真心想幫。還的打個大大的問號。
而出乎意料的。沈煉這個名字在京城十分響亮。他原本以為事情已經過去一年。應該無人及才是。誰就連販夫走卒也知道錦衣衛出了個硬骨頭的經歷官。死彈嚴閣。再看這一年來的記錄。刑部科道前後上百餘封奏疏。十二次動議處決沈煉。即炳也無法迴護。若不是陛下將所有本留中不發。沈默應該已經該給老師的上填土了。
看看最近一條求:決的奏疏。竟然是八天以前。可見嚴黨並沒有放過沈煉的意思。而另一佬李默雖然一直沒有表態。但沈默揣摩著他應該也希望沈煉死掉。因為只有這樣陸才會與嚴黨徹底決裂。堅定站在他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