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部分(2 / 4)

有了“西懷,橫亙在薊遼之北,與大明形成呼應“東制,的那一部分輕易也不敢殺過來。

執行“東制,戰略的人選,沈默原先選定的是戚繼光和馬芳。戚繼光穩固後防,保護京畿不受sāo擾。馬芳作為突擊部隊,深入遼東,以騎兵制騎兵,消滅土蠻和朵顏的有生力量,將其趕得越遠越好。

然而馬王爺終究是老了,到了卸甲安歇的年紀,而且他出身宣大系統,遭到了遼東將門的強烈牴觸,根本發揮不出作用來。所以經過反覆斟酌,還是讓馬芳留在宣府,一面養老,一面震懾西虜。而替代者,只能是出身遼東,在復套戰役中大放異彩,卻又因為貪功冒進,所部幾乎被全殲的李成粱……

戚繼光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到任之後,他一面著手練兵,一面修築空心敵臺。他在給朝廷的奏疏中說,薊鎮邊防綿延兩千裡,只要一處出現缺口,整條長城都廢了,年年修,年年塌陷,純屬浪費。他提議,最好跨牆修建高五丈、中空、裡面三層,工事完備的敵臺,內裡鎧甲、器械、糧草俱全。士兵居內可守望,也可迅速集結成野戰軍。

他的這一倡議,最終得到了朝廷的支援,歷時三年,從居庸關到山海關,共修築了一千二百個這樣的敵臺,使大明原來的軟腹部一薊州,成了鐵打的壁壘。過去俺答入寇京畿的事,再也不會發生了。

北邊一時守備堅固,敵不能入,只能都轉到遼東去了。遼東是大明固有的領土,作為燕京左臂、三面瀕夷,一面阻海,山海關限隔內外,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又因為其頻繁遭受méng古、女真人的sāo擾,漢家百姓定居艱難,因而地廣人稀,人口都集中在衛所駐地,而且大都是軍隊家屬,故而遼東地區不置府縣,專以都司衛所,實行軍事統治。

這種因地制宜的設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曾經十餘萬兵馬全靠屯田,無需內地供養。然而好景不長,軍屯的弊端一樣在這裡爆發,而且因為地處關外,更加無法無天。大量的屯田被世襲武將家族侵吞,衛所軍民淪為農奴,無奈大批逃亡。以至於田地荒蕪,屯田盡廢,餉源枯竭,軍備逐漸廢馳,使méng古人來去自如,完全喪失了對關內的屏障作用。

選定這裡做戰場,自然是看中了其本身就是軍事地區,而且地廣人稀,對民生的破壞程但也正因為地廣人稀,必須要用騎兵來作戰,作為土生土長遼東人的李成粱,實在是非他不可的人選。

沈默之所以一開始沒用他,倒不是擔心他不能勝任,而是擔心他在關外不受控制的胡作非為,更加擔心遼東的武將集團,會更加水潑不進、尾大不掉。但想要在遼東成事,就只能用遼人。這是沒有辦法的。

沒有李成粱,遼東武將一樣勾結成團遊離於朝廷的統治之外,

還不如讓一個自己人去當頭兒,至少還能控制得住,至於後果,還是等先把遼東平了,除去大明真正的生死大敵再說吧。

對於李成粱xìng格上的弱點,沈默可說是不厭其煩,常常去信予以勸導。反覆督促他不要目無軍紀,只想著立功更不要濫殺無辜,jī化民族矛盾。首輔對一個邊將能如此耐心指點,實屬罕見,李成粱一介武夫,怎能不甘願效命?

上任遼東總兵後,面對著土蠻和朵顏的二十多萬人馬,他坐鎮遼陽、臨危不懼積極修工事,選將校,招健兒,穩住了局勢。但防守從來不是他的第一選擇,站穩腳跟後李成粱很快便轉守為攻,於隆慶五年,夾擊土蠻部於卓山,斬首千餘級,立下了征戰遼東第一功。

到了萬曆年間,他破敵之役更不可勝數。萬曆元年朵顏部和土蠻匯合兩萬騎,南掠永平、瀋陽,李成粱率火器營迎頭痛擊殲敵千餘。然後,他率軍趁夜出塞長途奔襲二百餘里,直搗敵軍進犯的營地一劈山營,又是斬首千級,此為劈山營大捷。

類似這樣的夾擊、奔襲,斬首幾百到千餘的勝利,從萬曆元年到三年間不可計數。遼東平原上煙塵滾滾,大明軍旗所向,鞋虜望風披靡,只能遠遠躲開。昔日明軍被打得躲在城堡中不敢lù頭的局面,已是恍若隔世了。

有時候過於勇猛也不好,僅用三年時間便把鞋虜遠遠攆走,固然令李成粱名聲大振,可是戰功就不好著落了,沒有戰功如何為部下討賞?要想欺負méng古人,只有命部隊長途奔襲,但那樣的損耗太大,往往得不償失。而且因為監軍御史的存在,讓李成粱想濫殺平民冒功,也變得不現實。

擅殺平民冒功,是大明軍隊流行了百年的惡行,到了李成粱這裡,更是肆無忌憚。士兵們在戰事結束後,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