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指點迷津吧。”
“唔。”徐渭裝模作樣道:“也就是十幾年前,那時候你還小……那一年黃河在徐州附近決口,運道淤阻五十里,漕運完全停滯。朝中便有大臣提議,要求重開膠萊海運,當時朝野反響劇烈,都已經勘測論證過,山東都召集起十幾萬民夫來了。最後卻因為▲估費浩繁,而國庫空虛,加上當政的夏貴溪因循守舊、不願進行這種大工程,明裡暗中進行阻難,最後還是被迫作罷。”“那到泉是個什麼樣的工程呢?”沈就追問道。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十一一,r一”徐渭老臉一紅道“當時我也不大●不太關注這個,只是聽說,是想利用膠河水道,來溝通膠州灣至萊州灣的海路,縮短由江南到北京的海上運道,避開放洋遠航繞道成山角之險,從而減輕京杭運河的負擔,甚至取而代之。”說著給自己爭臉道:“不過我確定的是,這條水道其實元代就開鑿過,國朝也幾次開工,最近的一次,是嘉靖十九年,據說當時船都通航了,卻不知什麼原因,後來不了了之了。”
“為什麼我從沒在工部的文件中見過?”為了瞭解大明的真實情況,沈就有個看資料的好習慣,只要六部更公開的文件,他都借來閱讀過,卻對這條河道沒什麼影響。“我也說不清楚”徐渭訕訕道,說著突然一拍腦袋道:“不過有個人,肯定可…以說清楚。
“什麼人?”沈就問道。
“昔年在杭州讀書時,我有一同庚好友”徐渭道:“最喜歡鑽研水利之道,其造詣不亞於前朝之邸道元。”“這麼厲害?”沈就饒有興趣道:“他現在何方?可否請來一敘?”
“當官不自由啊,哪能說來就來。”徐渭搖頭道:“雖然是南京的官兒,再清閒也不行……”說著嘿嘿一笑道:“不過你好像還有個舉薦賢能,的差事,這就不成問題了,到杭州以後,可以用欽差的名義把他招來,到時候想知道什麼都行。”“嗯。”沈就點頭笑笑道:“我就是去一趟也無妨。”……分割………
我已經完全走出來了,沈就也會馬上就走出來的。
第七二六章夢想、現實(中)
一。口一
也許是被徐渭的一番長談打動,也許是寬廣的大海能讓人忘卻世間一切煩惱,海上航行的幾天,沈默過得極為愉快。大部分時間,他都與徐渭、戚繼光談天說地、暢所欲言,當然聊得最多的,還是國家大事,尤其是如何對付南寇北虜,消除邊患上。
徐渭智慧過人、每有驚人之語,總能發人深省;戚繼光經驗豐富、對南北戰場都十分熟悉,讓討論不脫離實際。沈默則有著高絕的見識,良好的大局觀,保證了議論方向的正確性,使大家的收穫都很大。
尤其是徐渭和戚繼光,前者自從中進士後,一直找不到方向,其實有些渾渾噩噩,但透過這幾天的談話,使他燃起了對北疆的嚮往,男兒生來在世,當然要建功立業。不然他讀什麼四書五經,考什麼鄉試會試,直接悠遊山野不就完了?
但徐渭的性格,天生不適合螟營狗芶,他喜歡自由奔放,大開大合,在螺螂殼裡做道場的官場上,自然束手束腳,難以開顏。但若到了蒼茫鐵血的邊塞,卻是正對了脾氣。“既然沒錯過了南方抗僂,若是有到邊疆對付教虜的機會,老子可不能放過了”徐渭心中火熱的想道。
人就怕沒目標,尤其是他這種感性的人。一旦有了目標,心中便不再滿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而是充滿著漏點與動力,整個人都神采煥發起來。
甚至連他的詩詞風格,都一下子變得慷慨激昂起來的。這從他在此次旅途中所作的詩句中,便可見一斑。諸如“假令真有募士者。我亦領銀乘匹馬”“丈夫本是將軍者,今欲從軍聊亦且!,之類,直接、激昂的詩句,原先是不會從他其中出來的。
而戚繼光的情況也差不多,南方抗僂的成功,讓他獲得了巨大的聲譽。但在滿天的喝彩中,他也失去了動力,甚至迷失在骯髒的官場。現在他萬分感謝這次旅行,讓他終於樹立起新的目標,再次整裝出發,繼續那鬥志昂揚的人生”想到就要做到,這是他人生的信條,戚繼先,馬上便把有些鬆懈的部下們操練起來,讓他們保持良好的狀態,等回去後,好馬上開展對戰騎兵的練。
而看起來收穫最小的沈默,其實是最高興的一個,因為這解決了一個困擾他很久的問題,讓他對未來一下子重又充滿了希望。
結果十來天的路程,不知不覺變過去。這日小校來報,船隊抵達了蘇州府境內的崇明島,也是俞大獻的水師駐地。遠望著撈擼相連、旌旗林立的水軍港口,即使素來沉穩的戚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