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拍,而後將杜若蘭拉到身側的青花繡墩上坐著,嘆聲道“蘭兒;你說;人是不是都會變,以前永琪是多麼孝順的兒子,如今為了小燕子,連基本的規矩,道理,禮儀都沒有了。為了小燕子,竟然欺瞞朕,威脅朕。朕也曽年輕過,哪裡不懂他的心情,難道,在他的眼中,朕這個皇阿瑪就這麼不可信賴嗎?”
“皇上,您不要傷心,不管如何,您都是臣妾的天,臣妾的地。”杜若蘭柔聲安慰道。
乾隆點了點頭,看著杜若蘭的眼神越發溫暖,然而,此時的他精疲力竭,連說話的力氣都彷彿被剛才的鬧劇給抽走了。
“皇上,五阿哥還年輕,不懂事,您日後好好教導就是,畢竟父子沒有隔夜的仇,您將他打入宗人府,日後五阿哥的面子往哪擱啊。臣妾聽聞,五阿哥幼時受孝賢皇后娘娘教導,規矩禮儀自是好的,如今這樣,怕是一時糊塗。”杜若蘭咬著牙勸道。
她真的不明白,皇上到底看重五阿哥什麼,到這個時候,還想著法子安慰自己,說什麼年少輕狂,為愛痴狂,在她看來,就是一場笑話。不過,既然乾隆一心一意為他開罪,她也不能落井下石,省的皇上日後想不開,將事情怪到自己頭上。
杜若蘭的話開啟了乾隆久遠的記憶,想著永琪在孝賢身邊的情形,嘆道“當初永琪是多麼乖巧懂事的孩子,如今,唉。”
“皇上,快別嘆氣了,聽的臣妾心裡酸酸的。臣妾想。五阿哥現在肯定也後悔極了,不過是不知道如何開口罷了。畢竟您是這麼仁慈的皇阿瑪。”杜若蘭柔聲勸道。而後又順著乾隆的意思,說了好些永琪的好話。
“哼,後悔,他會後悔嗎?他要是會後悔,會那般忤逆朕,為了個小燕子將皇額娘也氣暈了,哼,我看他為了個小燕子,什麼也不顧了。”也不知乾隆想到什麼,突然間怒道。
聽見杜若蘭左一句右一句的為永琪開罪,乾隆怒了,如果不是永琪的錯,難道是他的錯?
乾隆這人的脾氣很是古怪,想法與眾不同,思考的角度也很是獨特。前世,乾隆之所以那麼快原諒永琪等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后說了他們太多的壞話,那副幸災樂禍的模樣讓乾隆很是反感。如果不是皇后沉不住氣,前世的小燕子能這麼輕易的被饒恕?然而,今生,沒有人說他們的壞話,這好話聽多了,人也是會反感的,更何況是乾隆這種愛發散思維之人。
“愛妃,永琪到底是變了,唉。當初孝賢還在的時候,守禮懂規矩,令妃到底是比不得的。”
“令妃,皇上,這個令妃有什麼關係?”杜若蘭納悶道。她只知道小燕子是令妃挑唆皇上認的,別的還真不是很清楚。
“當年孝賢過世,朕看令妃照顧人妥帖舒服,就讓她照看永琪,當初令妃信誓旦旦的說給朕一個文武雙全,才華橫溢的五阿哥,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乾隆解釋道。當年他看永琪跟令妃關係好,想著令妃好歹是孝賢身邊的人。做宮女的時候也照顧過永琪,也就讓她照看一二,沒想到竟成這幅模樣。
這樣想著,乾隆不由想到,前些日子。令妃說要給她個儀態萬千的格格,沒想到小燕子還是上不了檯面,反而變本加厲的胡鬧,如今更是拐了他的永琪。到底是包衣奴才出身,做事就是不完美。
“這永琪倒真是奇怪的很,難道就不想生母?”杜若蘭著實不能理解五阿哥的心態,孝賢皇后去世,他就不想著回到生母身邊?
“蘭兒有所不知,這榆妃為人木訥,呆板,也不會照顧自己的孩子,要不是令妃偷偷給永琪送飯,送衣服,朕還真不知道榆妃是那般忽視永琪。唉,當年的令妃還是很好的,善解人意,解語解憂,如今年紀大了,卻變得更加不知所謂。”同時心裡想道,這幾年寵令妃寵的緊,怕是也讓她迷了本心,日後還是冷冷的好。
杜若蘭將頭垂的低低的,她實在不敢直視乾隆,害怕洩露心裡的不屑,眼底的諷刺。呵,這世上,哪個做孃的會忽視自己的孩子?更何況這深宮大院,兒子,那可是最後的依靠,榆妃再怎麼不會表達自己的母愛,也不會短永琪吃的缺他喝的啊,需要令妃好心,送吃的喝的穿的?哼,不過是為了挑唆人家母子感情,拉攏五阿哥罷了,五阿哥從小也是個蠢得,竟然乖乖受令妃擺佈,估計榆妃也是被他這不孝子給氣死的。
杜若蘭惡毒的猜想,卻也八九不離十,當年因為永琪,榆妃跟令妃可謂是撕破了臉,鬧得不可開交,到底,榆妃不會哭,比不得令妃的梨花帶雨,被皇上厭棄不說,還母子離心,有個兒子比沒有兒子還令她傷心。日積月累,鬱結於心,到底是含恨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