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眼眸一亮,忙道,“去黎明之都吧,我租住的那個客棧,老闆娘是個非常不錯的人,她燒菜也很好吃!”
「塵夢」當即點頭。
半個小時後。
「塵夢」歷經一番研究,忍不住為之讚歎。
他忽然有些明白西貝爾,為何哪怕自己煙消雲散,也要將“立塔”的修行方式留存下去。
作為一個非常資深的“雲玩家”,「塵夢」對曙光三巨頭,以及曾經的曙光城那是有著相當程度的瞭解的。
在曙光城,最為人稱道的“海克斯科技”有兩項——卷軸、人偶!
尤其是人偶技術,那更是一騎絕塵。
像是大老卡特,那更是生造出十三衛、希貝爾這等高智慧的結晶。
尤其是十三衛,明明白白告訴你它就是有問題,但冥界的黑暗伯爵就是離不開他。
而像是希貝爾人偶,更是透過十三衛後門傳輸的能量,在亞空間漂浮數百年而不朽。
更是如同卡特數百年前所構想的那樣,一點點將曙光城曾經的文明成果當成一顆種子,重新播撒下來。
事實證明,曙光三巨頭的努力成功了!
而這種獨特的修行方式,更是再次給「塵夢」帶來深深的震撼。
就如同他曾經所猜測的那樣,《破曉》是一個蘊含超自然力量的世界。
那這份超凡力量,自然而然也會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就相當於是在地球,軍事科技民用科技,就算有一個時間差,但在一定的時間過後,二者之間的壁壘就會被打通。
所以,「塵夢」就猜測,建築本身或許也能構成大型魔法!
畢竟,卡特就利用整個瘤胃層的自然環境,設計出了那驚世的惶惶一劍。
而現在他這個想法,在這一份份圖稿中得到了驗證。
這個名為“立塔”的修行方式,在本質上都是為了解決“精靈使之路越走越窄困境”,而給出的解決方案。
當然。
或許是因為曙光城立世的時候,現世、靈界力量更強大,曙光城給出的解決方案還沒有黎明之都這麼極端,甚至走到了需要強者天才獻祭的地步。
曙光城給出的答桉,就是讓自己更加接近蒼穹!
這當然不僅僅體現在“高”上面,而是有點模彷太陽塔,人為製造三界合一環境的意思。
向下,勾連地脈;向上,牽引靈界。
而塔的作用,則是儘可能調動更多的元素精靈力,有點像是一個生造的“魔力源”。
「塵夢」越看越驚奇。
他竟然發現,他不久前還在為該怎麼為「顧十一」設計建築圖紙而頭痛,而現在這些“祭神圖稿”上,卻是給了他一套又一套方案。
原來,在三界合一這一點上,曙光城的先賢,其實早早就做出過了無數研究。
他們在這條路上披荊斬棘,已然走了很遠很遠,甚至絲毫不亞於黎明之都的人造精靈路。
而之所以最終以失敗告終,那是因為現世靈界衰弱,地脈之力持續衰減,就連太陽塔都開始缺能源了。
而為了“節能”,他們不得不放棄,已然在這條路上走的很遠很遠的道路,從而轉向鑽研更節能更經濟的卷軸路和人偶路。
「塵夢」咋舌。
卷軸人偶這等“海克斯科技”,竟然曙光城更換新賽道後,重新淌出來的新路!
真的很難想象,曾經的曙光城,到底有多燦爛輝煌!
更無法想象,到底有多少風流人物,掩埋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塵夢」再次被《破曉》這蒼涼的底蘊和灰暗的故事底色所折服!
「塵夢」感覺喜歡《破曉》這款遊戲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或者說,玩過《破曉》過後,再玩其他遊戲都會有一種“就這”的蔑視感!
不是玩家們桀驁不馴,而是《破曉》在細節上真的是做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塵夢」越是研究這些“祭神圖稿”的各項引數,就越是感覺這些古老的建築和已然在這個世界上湮滅的修行體系真的存在過。
就拿其中那一套類似“稜鏡”的“塔樓”來說吧,修建它的乃是一個叫做“安斯道爾”大騎士。
他的精靈乃是“光系”精靈,能夠極限提高他的速度、附魔溫度,也因此被尊稱為“豪光的安斯道爾”,是當時最有可能突破為賢者的大老。
然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