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路軍。
「盛世大唐」公會,以及「黑白羽翼」等玩家聚集在一起,也忙的熱火朝天。
眾多原住民戰士大軍搶修工事,也讓他們看的歎為觀止。
尤其是精靈使的加入,更是讓工事的成形速度,宛若神話。
或者說,精靈使才是第一生產力!
但是。
玩家們還是有些擔心!
「葉夢溪」擔憂道,“這麼搞或許不太行啊!”
對於專業人士的意見,「李顯拙」李大少還是非常尊重的,連忙問道,“怎麼不行?”
「葉夢溪」:“很顯然,黎明之都對於這種快速構築工事,非常有心得,他們利用傻瓜式魔法卷軸,外加上精靈使的精靈術,效率之高甚至還要超越現代大型機械但是這些工事說穿了,其實就是堤壩,哪怕這堤壩修建的再牢固,但你們認為有絕對能防禦住洪水的堤壩嗎?”
眾玩家們沉默了。
人力有時窮,面對浩浩天威,堤壩真算不了什麼!
在華夏,哪怕是小朋友也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有個詞叫做“堵不如疏”。
想要完全藉助堤壩防洪,危險係數太高太高。
更何況,堤壩這種東西,不是取決於最強的地方,而是取決於最薄弱的地方。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只要有一個薄弱點出了問題,後續整個防禦工事就崩了。
更何況,這些堤壩本身也是要塞是堡壘,要能經受得起攻打和考驗。
這些堤壩既然以精靈術封印加固,萬一敵人用魔法手段破除,那該怎麼辦?
敵人也不需要禁咒級的大法術,只要攻擊最薄弱的一點,後果不言而喻!
想到此處,眾人對於中路軍的好運氣,更是羨慕的不得了!
李大少:“葉老師有什麼建議嗎?”
眾人紛紛望向了「葉夢溪」,對於這位老師的博學,他們還是認可的。
畢竟不是每個玩家,都有資格給瑪蒂娜副團長當老師。
「葉夢溪」:“很顯然,這第一夜是我們防禦最薄弱,戰略縱深最小,也是最危險的時刻,在將堤壩修的牢固的同時,我們必須得想辦法降低堤壩被攻破後我軍的損失地道戰你們知道吧?”
眾人一愣。
怎麼扯到地道戰了?
夜幕降臨來的可是大潮,挖地道那不是找死嗎?
「葉夢溪」無語。
“我想說的地道戰的各種防禦思想,敵人放水,我們得想辦法將水匯出去;敵人放毒氣,我們能封住某個洞口,將毒氣給擋住預判敵人的預判,懂嗎?”
「黑白羽翼」眼眸一亮。
“葉老師的意思是,我們不再單純的追求堤壩的高和牢固,而是要考慮到堤壩決堤後,我們該怎麼降低損失。譬如,用完整的木頭鑿木船,可以鑿一個整體船艙的大船,但也可以犧牲一些空間鑿出一個個小隔斷的小船艙,那樣就算有其中一個船艙漏水了,我們也可以轉移和拖延!”
眾人眼眸同時一亮。
未慮勝先慮敗,這種改變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工作量沒有增加太多,但安全性上卻是有了巨大的提升。
李大少一拍大腿,笑道,“原來如此,對了,白天和黑夜會漲潮和退潮,我們只要能堅持一夜,那就可以了!”
太陽塔據點的防禦工事,可以後續一點點補齊。
但這第一夜,絕對是生死難關!
話匣子一開啟,眾人紛紛開始開動腦筋。
譬如。
這裡的防潮堤壩,可以修建成喇叭谷的反浪潮構造。
兩頭尖,中間粗。
就類似一個“八”字,可以因勢利導,大幅削弱浪潮的衝擊。
然後,兩頭尖尖的地方,修成一段段類似船艙隔斷間似的小隔斷,哪怕外圍被摧毀,也能逐層轉移和放棄,儘可能的拖延時間,最好能堅持到天亮退潮。
類似於“縱深防禦”“以空間換時間”,而非完全“禦敵於國門之外”。
最後,堤壩防禦也不用修建成一個大而全的整體。
而是可以修建成數個平行的,類似於“雁行結構”的分散個體。
中間留夠“洩洪”的通道,這樣防洪堤壩的建築標準,其實也可以相應降低,節省資源的同時,還能降低時間消耗。
在地底,甚至可以用地道相連。
這樣一來,到時候防禦起來可就靈活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