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伴而行來到萬壽山,這萬壽山蜿蜒數百里,處處皆是雄山峻嶺,深谷險澗。飛鳥走獸或蟄於其間,或翛然奔走,撲騰閃爍,實乃洪荒一大仙山福地。山上有一道觀,松篁一簇,樓閣數層,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正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觀門上有一聯為“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周閒見此讚道:“道友當得與天同君之名。”鎮元子謝過,將二人迎入觀內,命座下清風、明月二童子拿了金擊子和丹盤前去摘取人參果,主客三人在廳內就坐。

不一會,清風明月二童子端來一盤,上有六枚果子,正是那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的人參果。這人參果萬年,只結得三十個。與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周閒與紅雲道了聲謝,慢慢品嚐。

鎮元子道:“二位道兄對今日紫霄宮內老師之言有何看法?”

紅雲嘆道:“成聖的機緣又哪裡是如此容易想的出的。”

鎮元子點了點頭道:“此事卻是急不得,還需閉關細細盤算。”

周閒插嘴道:“只怕想要閉關也不是那麼容易啊。”

“確是如此,老師那一番話也自奇怪,卻平白令我等十人結下因果,不知有何深意?”紅雲將心中疑問道出。

周閒回道:“此事尚不得知,想來老師不會平白無辜有此一說,或許……”

鎮元子與紅雲見周閒把話止住,忙催問道:“道友可是想到什麼?”

周閒看了二人一眼,緩緩的接著說道:“或許我等的成聖之機就在這因果糾纏上。”

鎮元子與紅雲二人與周閒對視一眼,心中盤算,也覺得只有如此緣由才當得鴻鈞出言為眾人結下因果。

鎮元子不由感慨:“樹欲靜而風不止,如此一來我等確是無法再圖清淨,還需與他們計較一番。”

紅雲點了點頭道:“只是我等確是無有什麼勢力,卻要小心不要中了他人的算計,落得個灰灰。”

周閒道:“我倒是有一法,當說與二位道兄,吾觀眾人無論三清、伏羲兄妹還是西方二人皆為一體,氣運相合,實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等三人皆無心立大教,一心向道,只求證得混元。若我三人結為兄弟,三為一體,且宣告不立大教,想必其餘諸子當不願與我等結怨,而我等也可落得清閒,待他們分出勝負,我等再前去與他們瞭解因果便是。”

鎮元子、紅雲老祖皆撫掌口乎:“大善!”

三人於五莊觀內稟明天地,結為兄弟,願生死與共,氣運相合。以鎮元子為兄,紅雲次之,周閒為弟。三人見過兄弟之禮,又言不立大教,只一心求道。隨後,天現異象,洪荒內大神通者皆有感應。

崑崙山。

原始見天現異象,略微掐算便知道事情始末。向老子道:“師兄覺得鎮元子三人所行之事卻是所謂哪般?”

老子笑道:“師弟卻是多心了,以我之見,他等三人此番行事乃是向我等示好,使我等三方自爭,此計厲害之處乃是明眼人皆洞若觀火,但權衡利弊下還是要中計,可謂陽謀也。”

原始點頭道:“大師兄所言正是,此三人也是識得天機,懂得進退之人,既然他等不立大教,即便今後證了那混元也不會與我等爭道統。”

老子笑道:“此必是周閒之意。”

通天聞聽,向老子道:“大師兄可知那周閒的跟腳,我觀其再紫霄宮所行之事,倒也頗有幾分見識。”通天對周閒用話挪揄準提,不讓其來東方傳教之事甚合心意。

老子見通天有此一問,又見原始也是一副關注的模樣,緩緩道來:“我對其跟腳也所知不詳,不過此人與我等卻是有些淵源。”

老子這麼一說,把二人的心勾了起來,莫說通天,就連一向沉穩的原始也問道:“有何淵源?”

老子也不弔人胃口,直接解釋道:“那盤古元氣應該是為其所得。”

原始與通天對視一眼,道:“那此人比之我等如何?”

“伯仲之間爾。其雖然得到全部的盤古元氣但是畢竟不是盤古元氣所化,後天煉化難免落了下乘,況且所謂‘練精化氣、練氣化神’,那盤古元氣比之我等盤古元神還要遜色一籌,所以雖我等乃是將盤古元神三分,卻也不下於他。”

老子見自己的話令二人安心不已,又笑道:“此人氣勢犀利,想來善於殺伐,將來必定因果纏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