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我建議你先把這個劇本放一放,先寫你熟悉的生活。你不也是從上甘嶺來的嗎?”
李亞鐸答道:“是呀!我在上甘嶺坑道里,戰鬥過17個晝夜。”
丁玲高興地說:“上甘嶺的英雄部隊,放下手中槍,拿起鋤頭鐮刀來開發建設北大荒,難能可貴,應該歌頌的人和事很多,建議你把平時愛寫些東西的人,組織起來,寫北大荒。寫你們最熟悉的開發建設北大荒的豐富生活。”
李亞鐸當即找到婁芹、羅平偉、郭碩基、老耿等七八個來自上甘嶺部隊的愛好文藝的戰士,和丁玲商議寫北大荒的事。
郭碩基苦惱地望著老丁,說:“你叫我們寫,寫啥呢?我們來到北大荒,剛來住馬架棚子,開春就翻地種大豆,沒有機器,就用手拿根木棍,在拖拉機翻出的垡片上用手點播。春去冬來,這兩年都是這樣,地沒鋤完,就麥收了,生活太平淡無奇了。”
丁玲懷著對北大荒生活的深深激情說:“你們從上甘嶺來到北大荒,披荊斬棘,開發荒原,乾的不就是翻天覆地的事業嗎?”接著,她對老郭談起延安,談起當年開發南泥灣。她語重心長地說:“當年王震同志率領359旅在南泥灣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其偉大之處在於使邊區根據地自給自足,粉碎敵人的封鎖。現在回過頭來看,南泥灣就了不起。你應該站得更高些,把建設北大荒的事業寫出來,下一代就能看出它的偉大。”
老丁又找到老耿說:“在長征時,黃鎮同志會畫幾筆畫,就用畫搞宣傳鼓動。他畫了許多畫,畫長征途中的紅軍英雄人物、紅軍的英雄事蹟。當時一路行軍打仗隨畫隨丟。長征過後多少年了,每找到一張黃鎮同志當年長征途中的畫,都感到親切、珍貴。你們現在寫北大荒的艱苦創業,等許多年後,再看看你們寫的北大荒,才珍貴哩!”
丁玲充滿感情地說:“你們現在生活在創作的源泉之中,英雄都在你們周圍,從上甘嶺到北大荒,你們每天都在一起並肩戰鬥,並肩建設社會主義,生活太豐富了。”
在丁玲的鼓勵和指導下,羅平寫了《一張沒有發出的獎狀》,婁芹寫了《戰友》,李亞鐸寫了《15塊錢的皮革廠》,丁玲到北大荒第一個認識的“青年詩人”王金寶,用“柯紅”的筆名寫的一部長詩,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
李亞鐸對老丁說:“你寫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得了斯大林文學獎金,這本書我讀了幾遍,寫得真好!”
丁玲笑了,她說:“這本書是群眾幹出來,不是我寫出來的。不深入生活,不熟悉群眾所從事的偉大事業,我能坐在屋裡寫出來嗎?”
老丁除了為這些喜愛寫作的年輕人看稿、改稿外,她在每週出版兩三次的黑板報上,親自動筆,寫了孵化室的山東姑娘孫素英,寫了鴨排的養鴨能手徐婉雲,還寫了一篇散文《放鴨歸來》。她還為農場許多苦大仇深的家屬,寫了家史。湯原農場一分場畜牧一隊飼養員任廣榮,老家在河南。她爹弟兄幾個,只有半畝她。她從小就是背在娘背上,沿村討飯長大的。丁玲含著淚,為她寫了一篇題為《我的生活回憶》的家史,署名“任廣榮”,發表在1961年1月12日的《合江農墾》報上。農場宣傳部副部長郭碩基說:“我們最大的遺憾是,老丁在北大荒12年,為北大荒人寫了一些歌頌北大荒人的文章。現在能保留下來的,就剩下這一篇家史了。”
現在看來,丁玲在北大荒為任廣榮寫的這篇家史,已經成了珍貴史料,我覺得應該全文轉載在此:
我的生活回憶 。。
纖筆一枝誰與似(2)
湯原一分場畜牧一隊飼養員 任廣榮
我的年齡不算大,今年才20歲,但我在解放以前受到的折磨卻實在不少,儘管那時候我很小,可是印象很深,一件件都記得很清楚,思想起來,總不由得心裡十分難過,壓不住一陣陣傷心,仇恨象火一樣在燃燒。
我是河南人,我爹弟兄幾個都是好勞力,可是我們家只有半畝地。1940年,我們那裡遭了災荒,全家沒有吃的,我爹只好帶著我奶奶、我娘和我出外逃荒,流落在離我家200裡地的一個村子上,我爹替人打短工,糊住他自己,有時還能換個一二升糧食回家。我娘想找活做,沒有人要,只好揹著我,扶著奶奶沿村乞討,討上一點豆皮糠屑,三個人混上一頓,有時一天一點也吃下上。剛去的時候,我們在一家農民家裡租了一間小屋,東倒西歪,還勉強遮得住風雨,後來我奶奶病了,村子上人說是傷寒,要傳染,就把我們趕了出來。我爹帶著我們,揹著病重的奶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