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論》了吧?嘿嘿,所以我決定講《辯才論》!
《崇有論》和《辯才論》都是裴頠自己寫的作品。
《崇有論》說的是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的規律,裴頠很反感何晏當年提出的貴無論,覺得時代的風氣過於浮誇。
《辯才論》講的則是時下的才性問題。
都是針砭時弊的優秀作品,講什麼都很有市場。衛玠也聽聽的津津有味。心想著,真是賺到了。
歷史上,裴頠進了尚書左樸射,但死於趙王之手。
如今,趙王早早的退出了歷史舞臺,裴頠因緣際會沒能升成尚書左樸射,但也沒有英年早逝,這大概算是一件破官免災的好事。歷史上裴頠死前沒能寫完的《辯才論》,也終於算是順利的快要寫完了,衛玠作為有幸成為第一批聽到它的學生,自然是賺到了。
裴頠來太學講學,備受歡迎,不止學生,連博士(老師)都來了,剛剛來和衛玠打招呼的歐陽建就是其中之一。
歐陽健是石崇的外甥,和裴頠一樣,都是古代研究唯物辯證的先驅。
六年前,衛玠就想過要是歐陽建能和裴頠認識一下,說不定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結果後來根本不需要衛玠從中牽線搭橋,裴頠和歐陽建就作為同好認識了,並且聊的火熱。朝著唯物主義哲學這個在如今看來還不算是正道的理論狂奔而去,拉都拉不住。
哲學重要嗎?
哲學當然重要。它幾乎涵蓋了各個領域的思潮。物理、化學、政治等領域的傑出人物,在一長串的身份介紹時,最後肯定都會掛一個哲學家的身份。牛頓是哲學家、盧梭(《社會契約論》的作者)是哲學家、富蘭克林(發現了電)是哲學家,歐洲各國的啟蒙運動幾乎都離不開這些哲學先驅。
比起很多小說裡寫的,什麼也不準備,就直接跳躍似的先變法,發展工業、商業,衛玠卻反而覺得最先應該做的是提高教育,在讀書人心中種下一個“不斷創新”的種子。
一個人的壽命是有限的,能夠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而一個社會的發展,一個時代的進步,甚至是讓一個民族屹立在世界之端,卻需要各行各業共同努力,百年或者更久,沒有捷徑,也沒有辦法跳過。
不少人看到了工業革命,看到了大航海,看到了大量黃金白銀流入歐洲,卻看不到促使這一切發生的不是某一個人、某一件事,而是幾百上千年、數輩人文化的積累與沉澱,是先有了啟蒙運動潛移默化了人們的思維,無數輩商人努力改變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大量的教育培養出了能夠發明、繼承各種各樣工業技術的人,這才在量的積累下,不失時機的促成了質的飛躍。
衛玠覺得他能做到的,也就是透過“衛玠”這個古代美男在歷史上必然會有的影響性,帶動思想啟蒙。
一人力小,眾人勢大。
衛玠不準備一個人去做這種事,而是準備拉上一幫子人一起做。
好比衛玠的朋友們,魏晉的名士風氣,已經為百花齊放的學識未來開了一個很好的頭,這是在很多年代都很難做到的事情。
也好比傻皇帝晉惠帝。有個傻皇帝,是忠臣的不幸,也是能臣的幸運,他們可以在國家這張白布上任意揮灑,將它改變成為了社會進步而有的模樣,不是為了統治階級服務的扭曲臉孔。
不管成功與否,衛玠都會盡己所能,希望能在百年後無愧穿越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