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古代一百零二點都不友好:(1 / 3)

小說:名士 作者:霧十

魏晉僅有的幾個皇帝,實行的都是薄葬之禮,上行下效,全國不少地方都形成了“不封不樹”的葬禮習俗。

不封不樹,簡單來說就是,不立碑,不栽樹,不在地面上設任何明顯的標示。

司馬懿的遺言裡,甚至還強調了不設名器。

對比魏晉生者的奢靡作風,他們死後的墳墓真的是簡樸的不可思議。但也因此,換來了逝者的死後安寧。後世無論是考古還是盜墓,對於魏晉的帝陵都是無從下手的狀態,因為根本找不到陵墓在哪兒,雖然也有明確指定位置的,可是……知道了也毫無卵用,墓裡真心沒什麼東西。

說來有點諷刺,統一全國的秦始皇的陵寢,不知道被後人進進出出光顧了多少次,連兵馬俑都公開展覽了;但是魏晉一些昏庸無能的皇帝的陵墓,卻依舊能保持完整。

一啄一飲,皆是天定。

晉武帝的祖父司馬懿,和晉武帝的父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馬昭,這兩位在歷史上都沒留下什麼光輝的形象,但他們也確實是少數真心能下旨薄葬自己的掌權者之一。

人類很矛盾,總能做出些超乎想象的事情。

盛世之君有可能好大喜功,奸佞小人卻也有可能勤儉持家。當然,這些說的只是個例,盛世之君大多還是盛世之君,奸佞小人也還只是奸佞小人。

只不過前者不可能是個一點錯事都沒有做過的聖人,後者也不可能是什麼壞事都是他乾的大反派。

衛玠以前說話,很喜歡絕對化、極端化,這是他那個年紀的人總愛有的毛病。

後來慢慢長大了,才發現了自己那樣想有多不合適。

說這麼多,只是想解釋,衛玠對“八王之亂”的其中一些王,轉變了一二想法。好比如今位列四大輔政之臣的汝南王司馬亮。

前面介紹過了,這位汝南王是晉武帝的叔叔,晉惠帝的叔祖,司馬家的宗師(魏晉特有的奇葩官職名,管理皇親宗族的機構的總長官,類似於清明宗人府的宗令),也是八王之亂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縱觀歷史,沒有哪個皇室內亂,是祖孫三代人齊上陣搶一把椅子的。也就西晉才敢這麼亂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不經歷一下,你都不知道歷史到底能有點多荒唐。】這是當年拓跋六修在給衛玠科普“八王之亂”時說過的一段話。

拓跋六修緊隨其後說的是:

【不過,在這之前,我要申明兩點:

一,八王之亂,其實參與的不止八個王爺,具體人數一雙手都算不過來,只不過他們八個權力最大、鬧的最慘烈,所以才叫八王之亂。但不是說捏死這八個,就沒有八王之亂了。

二,參與了這次動亂的王爺們,也不都是亂臣崽子,非要當皇帝不可的那種。有無奈被迫站隊的,也有身不由己捲入其中的,更有……倒黴催的。】

汝南王就是這個倒黴催的。

衛玠當年不以為意,覺得參與了的就都沒什麼好鳥。被逼無奈?你不想造反,別人還能拿把刀架到你脖子上逼著你造反?

後來才慢慢醒過味來,還真有王爺是被刀架著脖子才參與的。

當然,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好比靶子一樣的汝南王。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這個平行世界,他都是晉武帝託孤的輔政大臣,別的王爺想掌權,最先要搞死的就是他,他不想死,自然要反擊,被迫不得不反擊。

這便是“刀架在脖子上”了。

如果不反擊,就是秦王司馬柬的下場,腦子不錯,卻死的不能在死。

汝南王不想死,所以選擇了奮起反擊。但是吧,汝南王這個人有個致命的缺點——領兵打仗技能點點的太差勁兒,根本不是那些野心勃勃的小輩的對手,被像是切瓜一樣就被人給輕鬆的搞定了。

所以說,身逢亂世,腦袋不夠聰明,命運就沒辦法由你來掌控了,不管你是消極避世,還是積極自保。

這一次還是如此,大概是命運使然,四個輔政大臣,在晉武帝還沒下葬之前,汝南王就已經最先被髮難了。

衛玠:果然是倒黴催的。

汝南王這次被髮難的理由比較新穎——晉武帝的葬禮。

皇帝葬禮,再怎麼說要薄葬,也僅僅是橫向對比其他皇帝而得出來的“薄”,並不是大眾理解裡的那種草蓆一裹就完事。

不少受人指使的愣頭青,目前在罵的就是晉武帝的葬禮太寒酸,汝南王這個當叔叔的不安好心。

汝南王被氣的一佛昇天二佛出世的,差點連腦溢血都有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