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拓跋六修和鍾氏的計劃前,必須要先解釋一個名詞——替身僧。
顧名思義,就是在寺院裡買個替身,替自己修行祈福。
能擁有替身僧的人,一般也是有階級要求的,特別是在一開始流行起“替身僧”這個概念的時候,不是你有錢就能擁有的。
明朝時,“替身僧”幾乎已經成為了皇室內的潛規則,“主上新登極,輒剃度一人為僧,名曰代替出家,其奉養居處幾同王公”(《萬曆野獲卷編卷二十七》)。太子乃至諸王后來漸漸包括其中,在剛剛出生的時候,便有了“剃度幼童替身出家”。
發展到清朝時,“替身僧”就由皇室,發展到了勳貴家族,也就有了《紅樓夢》裡“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的說法。
這種風氣具體怎麼發展起來的,已經不可考了。
拓跋六修是這樣告訴衛玠的:“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與本土巫術相結合後的一種做法。明朝延續的是元朝的遺俗,至於元朝始自哪裡,就不好了。”
而就衛玠所知,在他所在的這個平行世界的魏晉時期,“替身僧”的說法就已經有了。和長明燈一樣,是獨屬於世家權貴的“遊戲”。只不過如今的替身風潮還沒有流行起來,是來自齊雲塔的淨檢法師提出的一個假說,世家娘子圈也只是剛剛開始試著接觸。
要是早有,王氏不可能不琢磨著給衛玠弄個替身僧。
事實上,王氏最近已經有此打算了,只不過人選不好找。她要求的有點多,既希望對方命裡全福,又要對方合了衛玠的八字,還要對方真的一心向佛,心誠則靈嘛。最主要的是,她要先看看別人家的“療效”,別不能保佑她兒子身體健康,反而業障纏身。全家都沒人敢反駁王氏,任由她和常山公主搗鼓。
是的,常山公主,這種事必然有常山公主的一份力,王氏能有那麼多私房錢,在洛京所有的寺廟裡都供奉起兒子的長明燈,這裡面就有常山公主的經濟援助。
“所以,你提起替身僧的意思是?”
衛玠已經離開了衛熠那裡,藉著“我回去好好想想”的名義,實則是回房在【幻境】裡和拓跋六修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
衛玠此時正亂沒有形象的趴在一個懶人沙發上,滾來滾去。用的是他如今十幾歲的形象,他已經越來越習慣現在的長相了,變成現代的自己反而會有一種“這是誰”的陌生感。只不過,他身上的衣服還是換成了涼快輕便的現代宅裝,寫著“顏控”的白t,配肥大的黑色五分褲。
一雙沒入褲腿的纖細白腿,在亂動的時候,總是晃的拓跋六修很難集中注意力。
拓跋六修只能默默把頭扭到了一邊。雖然他很想看下去,但最後他的意志力還是阻止了他,總覺得在衛玠無知無覺的時候這麼做,有點不太合適。他用說話掩飾著自己的欲-火:“我的意思是,趁著‘替身出家’還沒有給人造成一種只有窮苦出身的人才會幹的印象時,先讓你姐姐起個頭。”
不是別人替衛熠,而衛熠替別人出家。
這個別人自然不可能是隨隨便便的什麼人。
而是晉武帝和楊元后的嫡公主。
在楊元后有限的三十七年的陽壽裡,她生了無限的孩子。好吧,咳,孩子也是有限的,她總共生了三子三女。大兒子早夭,二兒子當了太子,三兒子過繼封王,三個女兒都比太子司馬衷小,是地位尊崇的嫡公主,
三位公主在歷史上的名聲不顯,在《晉書》中也不過一句空洞的“(楊元后)生平陽、新豐、陽平”而已。但在晉武帝執政時期,這三位還是很有存在感的,均嫁入了不同的世家,過著相當……精彩的生活。
衛熠和三位嫡公主中年紀最小的陽平公主,關係很好,私交甚篤。雖然年紀相差十幾歲,卻也是情同姐妹的手帕交。
所以,請動這位公主出山配合衛熠是很容易的。
陽平公主需要做的也很簡單,攏共分三步。
第一步,進宮面聖。對重病的晉武帝表示,她想學淨檢法師出家,求佛祖保佑父皇聖體康泰,保佑皇兄(太子)平安喜樂,保佑我大晉風調雨順、百年昌盛。
晉武帝肯定是不能答應的。讓自己的寶貝女兒放著榮華富貴不享,去廟裡遭罪?求不鬧。
第二步,在三求三推後,作為陪客與陽平公主一起入宮的常山公主or繁昌公主,就可以趁勢表示說,她最近聽說了一種替身之法,就是選八字與公主命裡相合的全福女,心甘情願的去替公主出家祈福,效果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