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旨不行?”
顧九曦的理由卻有點說不出口,孟將軍上輩子是正一品的大將軍,眼下才升到三品,中間還差了兩級,若是不去邊關,沒了軍功,他如何能升到正一品?
老太君見顧九曦不說話,以為她被自己說服了,又道:“那些事情跟我們沒關係。就說這公主,不管怎麼說,娶了公主是弊大於利的,孟家想必沒有一個人想讓孟將軍娶公主。”
顧九曦嗯了一聲,點了點頭。
“只是我們卻不能趟這趟渾水,”老太君嘆息道:“孟家打的主意,想必是趁著事情還沒說開,皇帝還沒下明旨,先給孟將軍抬進去一個妾。竹芸公主打了她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時候再定親娶嫡妻怕是來不及,所以只能抬一個妾進去。”
顧九曦跟上了老太君的思路,道:“駙馬不經公主允許不能納妾……我上次見那竹芸公主,是極其霸道的一個人,想她不管嫁不嫁孟將軍,都是不準未來駙馬納妾的。”
老太君點頭稱是,“但是這個妾也不是隨便能進去的,若是門第太低,且不說辱沒了孟家和孟將軍,將來公主若是發了狠,都能直接將這個妾滅口,這樣孟家藉著妾侍將公主擋在門口的計策就不成功了。所以孟家的打算,是要找一個高門庶女做妾……”
顧九曦心裡一驚,想起上回在孟府見過的那些姑娘,“而且這個高門……得讓皇帝皇后都有所顧忌,讓竹芸公主不好下手。”
“我們家就正好是能讓皇帝有所顧忌的高門。”老太君嘆氣,“我們家裡出了一個貴妃,跟孟家又是門第相當,兩個男丁都有官職,你也是庶女,就是七巧——”說到這兒,老太君皺了皺眉頭,想起已經能下地,好得差不多的顧七巧,這兩天還是死賴著不走。
“她雖是嫡女,但是真要深究起來,身份也是不夠的。”
顧九曦不說話,老太君這句話裡將她親爹也打壓了一番,雖然她沒覺得老太君說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過事關父親,還是的略略表示一下才是。
老太君拍了拍她的手,道:“你別多想。”說著又皺起眉頭,“我現在覺得……孟家的太夫人在寺廟跟你見面……怕都是故意的。”
顧九曦不置可否。
半響,老太君總結道:“總之回頭孟家要是再請你,我便替你推了。”老太君拍拍她的手,又道:“孟家每次只請你一個,誰知道她們為了不讓公主進門,會不會做出什麼醃臢事情來。”
雖然顧九曦覺得孟將軍不是那樣的人,可是想起來今天孟夫人特意帶她去堵孟將軍,不免還是點了點頭。
兩人說了一個下午,臨了老太君又笑道:“金釵已經還給貴妃了,我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今日看貴妃又長回些肉來,想是要大好了。”
老太君說著笑了起來,“過完年也不管那麼多了,還叫青榕補個知縣的缺兒去。當年他太爺爺在千軍萬馬裡頭殺出來的前程,沒道理這些年兒孫們越來越差了。”
顧九曦跟著點了點頭,也道:“其實大哥哥才過二十就做了知縣,就算整個朝廷所有的知縣排起來,大哥哥也是前頭幾名。”
“這話我愛聽。”老太君笑了起來,說著又看大鐘,道:“眼看著就要吃晚飯了,讓錢嬤嬤吩咐一聲,加兩個你愛吃的菜。”
顧九曦急忙道謝。
只是等到錢嬤嬤從廚房回來,身後卻跟了個小太監,小太監一臉嚴肅,看著雖然面生,不過也在貴妃宮裡見過幾次。
幾人起身,老太君笑道:“怎麼今兒不是碧菡來?下午她送我出來的時候還好好的。”
小太監沒掌住,略微緊張一笑,道:“娘娘派了別的差事給她。”說完又板起臉來,拿腔作調道:“娘娘說了,府上的九姑娘對經書很是在行,娘娘說想請九姑娘幫她抄上一百遍法華經,正月十五宮裡做法事的時候正好供奉在菩薩面前。”
屋裡眾人都變了臉色。
眼下離正月十五不足一月,那是十個顧九曦都抄不完的!
小太監見沒人說話,又想起臨出宮時候貴妃一臉的怒氣,心想這位九姑娘定是將貴妃得罪的緊了,縮了縮脖子,心裡安慰自己,就算老太君再生氣,她再是貴妃的親生母親,貴妃的話她也得聽。
“貴妃還說了,字要抄的大一些,才顯得虔誠。又說抄佛經就不好吃葷了,請九姑娘茹素一個月。”
老太君氣得嘴都抖了起來。
小太監急忙放下經書走了。
老太君氣得一巴掌拍在桌上,道:“抄什麼抄!她在宮裡折騰個沒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