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富商何鴻燊先生得知此訊息後,2003年9月,他向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捐款人民幣近700萬元購回圓明園豬首銅像。
“當然回購也有很多困難,由於文物的天價和回購的資金不成比例,往往使回購半途夭折。另外,專項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靠社會募捐和企業捐款,而企業往往希望把透過其捐助迴歸的文物藏於其企業內,這又成為一個新的矛盾。”
“討還是目前最難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因為一旦要求他國歸還所藏中國文物,可能就會牽涉到很多遺留的歷史問題和歷史事實。大部分討還的物件主要針對戰爭中被搶掠的文物,尤其是壁畫、佛造像這類不可移動文物。”
“比如《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就是討還的目標。該作品由乾隆年間的兩位宮廷畫師依據圓明園最美的四十處實景繪製而成,是現存唯一能夠全面反映圓明園原貌的詩歌繪畫作品,在圓明園大劫中,被法國的杜潘上校搶走,後來在法國巴黎的國家圖書館儲存至今。
“以捐贈的方式回流的文物也不乏先例,但捐贈首先需要的是文物持有者在思想上達到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境界,畢竟任何一件文物都價格不菲,在現階段很少。”
“我想為海外流失的國寶做點什麼?”
牛峰笑著拍拍吳天緣的肩膀,不管怎麼說,這個年輕人有這份心就贏得他的認同。想了想道:“我聽馬老給我說過你的事蹟,說你眼力很高,特別對撿漏有緣分。他把你介紹給我就是這個意思,多一個人努力也是好事。
牛峰轉身拿出一份表格,遞給吳天緣,解釋道:“雖然我這裡只有一個光桿司令,但畢竟也是官方組織。有權利招募社會愛心人士作為搶救文物小組成員,不只是你一個,還有不少人在努力。你要是願意,就加入我們。”
一看吳天緣激動著就要填表,牛峰補充道:“先說好,都是義務行為,沒有工資啊!”
吳天緣趕緊填完表格,牛峰輸入文物保護系統,他正式成為中華文物搶救小組的一員。
“別小看這個身份,以後有大用處!”牛峰看吳天緣成為自己人,偷偷解釋道:“以後只要你能搶救回來二級以上文物回國,無論海關還是稅務都是零稅!要想成立私人博物館,還有很多政策優惠和扶持,總之只要你真心幫助國寶回家,社會不會虧待你小子!”
吳天緣要的就是這句話,二級文物已經是博物館級別的重器,自己也不會出售。以後海外撿漏回來,無論是過海關,還是稅務都沒有後顧之憂。自己最後肯定要建立博物館,到時候讓大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