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純屬巧合。”
“中國古代的山水畫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范寬和李唐的畫中,你看到的是山水,領略到的卻是古代中國人關於“天人合一”的偉大情懷。在這一點上,中西的藝術是共通的,包括博伊斯之所以能成為二戰至今歐洲大陸最受景仰的藝術家,也和他作品近乎神話性的比喻力量是分不開的。”
“以狼群為例,裝置中的雪橇是一個在博伊斯創作生涯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它非常形象地代表了人類的下顎。而下顎是人類頭顱結構中唯一能夠活動的部分,它的靈活性和人類的語言能力是息息相關的。他用雪橇比喻人類的下顎,表達的意思是“人類透過語言馳騁在精神的世界裡,就好像駕著雪橇馳騁過雪地一樣”,這是非常具有哲理性和詩意。”
“博伊斯還在每個雪橇上放了一隻手電筒、一小塊蜂蜜和一小塊毛氈,博伊斯自己解釋說它們代表的是“方向、飲食、取暖,也就是說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東西”。在狼群”這件作品中,三排雪橇從一輛後門敞開的汽車中滑行而出,根據藝術評論家萊哈德.艾門的解讀,這代表的是人類從正在走向絕路的工業文明中掙脫開來,去尋找新的生活方向。”
周文燕越來越激動反駁道:“熟悉博伊斯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從來都是謙遜的,一些看似是路邊拾來的器具,在櫥窗裡或著地板上精心擺放起來,靜謐無語,卻能讓你感覺到一種原始社會宗教儀式般的魔力。而模仿者的作品,雖然動不動就耗資百萬,用上鋪天蓋地的巨大規模,在洞悉者的眼中卻是膚淺和軟弱的。”
“博伊斯的藝術之所以有那麼深刻的力量,和他深深紮根在德語區的思想傳統裡是分不開的。博伊斯生前曾仔細研究了歌德和人智學創始人魯道夫.斯坦那的著作,而兩者都是身體力行地主張將科學和藝術結合在一起的偉大思想家,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在博伊斯的藝術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