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吳天緣跟著白樺老郭花了一整天考察完宋莊,收穫不小,讓他更直觀瞭解現代國內藝術家的創作和生活。
下一步由他們兩個多挖掘點新人,按照西方市場最流行的審美選擇下一批種子,重點培養,等模式成熟後,強力輸出。
“六百噸黃金在國內?”
今天吳天緣剛接到牛峰整理的最新研究資料,現在他可是吳天緣背後的智囊團!幫著收集整理國家檔案館很多秘不示人資料,鎖定一些可行性高的尋寶路線,讓吳天緣行動。
一份發黃的檔案訴苦道:“在東北亞,俄羅斯和日本可以算是一對老冤家,除了歷史上幾次兵戎相見的恩怨外,兩國間還有很多扯不清的舊賬。其中有一樁懸案,至今俄國人仍耿耿於懷了80多年,近600噸沙皇俄國的黃金儲備在中國境內神秘失蹤,而這些黃金的最後經手人恰恰是日本人。”
吳天緣很感興趣,黃金好,最容易變現,北極熊最喜歡黃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到1915年德軍已逼近俄國首都彼得格勒。為安全起見,沙皇下令將國家黃金儲備轉移到後方。很快約600噸金條和金幣被運到了喀山。”
“1918年初這批黃金已在喀山存放了3個年頭。此時蘇維埃俄國已經成立,但國內局勢卻未能穩定下來。1918年3月,蘇俄與德國簽訂佈列斯特和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法美日等協約國,對俄國的這場社會主義革命甚為驚恐,它們以俄國獨自媾和為藉口,紛紛出動軍隊對蘇維埃俄國進行干涉,俄國境內的反革命勢力也乘機作亂,幾支白匪軍佔領了大片國土。”
“在動亂的局勢下,更顯出喀山這批黃金的價值,紅軍和白匪軍都意識到,這些黃金可能對內戰的程序產生重要影響,因為它可以購買大量軍事裝備和物資,從而改變雙方的力量對比。1918年8月,白匪軍官佩特羅夫率軍突襲喀山,奪取了黃金。”
“紅軍在得知丟失黃金的訊息後,迅速向佩特羅夫的部隊發起攻擊。為保住黃金,佩特羅夫將黃金交給了白匪軍首領高爾察克。當時高爾察克是俄境內最大的白匪頭目之一,他自稱俄國最高總督,並得到西方與日本等國的承認與支援。”
“得到這批黃金後,高爾察克喜出望外,他迅速將黃金轉移到了自己的老巢鄂木斯克,據當時留下的記錄,這批黃金共583噸。然而這位俄國最高總督也無法阻擋紅軍前進的腳步。很快紅軍就挺進到鄂木斯克附近。此時日本人打聽到了這批黃金的訊息,他們向高爾察克提議,如果高爾察克同意由日軍保護俄國的黃金,日軍將出兵擊退紅軍,但高爾察克拒絕了日本人的好意。1919年11月14日,紅軍攻佔鄂木斯克,但據檔案記載,紅軍在城內只找到了幾噸黃金。”
“原來在紅軍佔領鄂木斯克前幾個小時,高爾察克和佩特羅夫乘火車逃往伊爾庫茨克,列車上還裝著63箱黃金。面對紅軍的追捕,車上的人指望在關鍵的時刻用金條換些食物或子彈。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列車剛到伊爾庫茨克,高爾察克就被當地紅軍活捉,佩特羅夫和列車僥倖逃了出來,卻在半路上遭遇“黑吃黑”,列車在赤塔附近被另一支哥薩克白匪軍攔住。哥薩克企圖沒收黃金,雙方差點大打出手,最後佩特羅夫不得不作出妥協,將30箱黃金交給了哥薩克,剩餘的33箱黃金被他帶到了赤塔。”
“走投無路的佩特羅夫把列車開到了中國東北的滿洲里,尋求駐當地日軍的保護。佩特羅夫本以為支援高爾察克的日本人會答應他的要求,沒想到日本人根本不吃這一套。面對鉅額黃金,日本人早把高爾察克拋在了腦後,何況此時高爾察克已被紅軍處死。”
“日本人一面派軍隊佔領了火車,一面向佩特羅夫開出了苛刻的條件:只有將全部武器和財寶交給日本政府,才能允許他們避難。無奈之下,佩特羅夫只好將剩餘黃金交給日本人,得到的只是一張不知道是誰簽字的收據。”
“然而日本人並不滿足,當聽說30箱黃金被奪走後,立刻派軍隊突襲了俄國境內的哥薩克白匪,奪回了黃金。這樣近600噸黃金幾乎都落入日軍手中。據估計這些黃金的價值是當時日本全國財政收入的兩倍。”
“駐滿洲里日軍並沒有將黃金交給日本政府,他們在提交的報告中,根本沒有提及佩特羅夫的黃金,只是寫道:1920年4月19日,部隊在滿洲里附近遭遇土匪,全部殲滅敵人並繳獲眾多戰利品。這些戰利品已被處理,衝抵日常開銷。”
“實際上相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