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吳,又是什麼寶藏讓你千里迢迢來到中東?”
吳天緣看著很是熱情的塔吉爾,笑道:“難道我就不能來看看你這位好朋友?”
“哈哈哈,好,快請進!”兩個人來到花園,一邊喝茶一邊聊天。
“我剛接到邦瀚斯放山居專場的邀請函,還有天緣堂,是你新建立的堂號?”
“不錯,閒著沒事弄點仿古瓷玩玩,效果還不錯,這次也是來尋找元青花原料,蘇麻離青,有了一些線索。”
塔吉爾眼前一亮,饒有興趣問道:“哦?能讓你這個尋寶大師出動,看來十拿九穩了?”
吳天緣微微一笑,沒有回答,反問道:“今天來也是請你幫忙,線索在伊拉克北部山區,萬一真發現礦藏,你有能力弄到採礦權嗎?”
“沒問題,我塔吉爾這點面子還是有的!”他自通道:“又不是什麼金礦,交給我處理。”
“那就好,不會讓你白乾,等元青花仿製出來,算你一份,中東這邊銷售全部交給你!”
塔吉爾哈哈大笑,有些不以為然,要不是吳天緣說這話,換成別人他一定嘲笑一番!開玩笑,元青花幾百年來一直無數人仿製,沒有一個成功。蘇麻離青是一個關鍵,但還有很多配方失傳,否則中東土豪也不會上億去收藏元青花。
吳天緣沒有解釋,沒有成果說什麼也是廢話,只要能開採蘇麻離青礦,元青花就解決最大難題。
他沒有多停留,透過塔吉爾的關係進入伊拉克北部山區,兩天後終於找到隱藏很深的目標。
蘇麻離青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氧化鈷coo,成色為深藍,它是最穩定的一種呈色劑。不管是重複燒,還是在任何的釉料下,它都呈現穩定的藍色。0.25%的氧化鈷在釉中呈現出豔麗的藍色。
在伊拉克的奧曼北部有著豐富的鈷礦,鈷礦在當地陶器中的使用在阿巴西時代已經很廣泛。
阿巴西時代的哈利發們在得到來自中國如玉般美妙的瓷器時,由於這些瓷器珍貴而又易碎,必須經過一年半的遠航才能從中國帶回,這促使哈利發要興建自己的窯廠來燒造仿製中國瓷器。
薩馬拉出土的瓷片證明這裡首先燒造的陶器完全是仿製中國的邢窯白瓷,由於缺乏重要的高嶺土,又使仿製的陶瓷不能從本質上成為高溫瓷器。
薩馬拉富有鈷礦,又是大量生產釉下青花陶瓷的制瓷中心,同時又距中國唐宋以來,特別是元明青花瓷貿易的最終目的地和集散地巴格達十分接近。
具體是什麼時間鈷藍料被商人帶到中國不得而知,但從元代以及明洪武、永樂、宣德等中國早期青花瓷特殊的髮色,並結合文獻及現代化學分析,可以明證蘇麻離青即是來自伊拉克薩馬拉的鈷藍料。
吳天緣發現礦脈後,記下座標,找到塔吉爾,讓他疏通關係處理採礦許可問題。畢竟是中東皇室,這點小事輕而易舉。不到一個星期天緣礦業就正式進駐,開始小範圍採礦。
“老闆,你真找到蘇麻離青了?”
老唐不可思議的看著手裡的鈷料,趕緊開始用機器檢測成分,看看是否符合元青花燒造後的釉色和髮色。
元青花有幾個特點,鐵鏽斑是蘇麻離青料最典型的特徵,在青料的堆積處,如起筆落筆、兩筆相交、頓筆、接胎處等,是鐵鏽斑出現機率最高的地方。
鐵鏽斑形成的原因,源於蘇麻離青料的高鐵低錳的化學組成。透過對青花瓷片黑色斑點處的科學儀器測定,黑色斑點中鐵的含量比青花料中鐵的含量要增加幾倍。
還有就是暈散,從肉眼觀察看,是一種在青花色料區與非色料區的邊界處,呈現出的模糊、不清晰,似墨水潑在宣紙上的向外擴散出去的視覺現象。
出現暈散的原因,是由於青花色料和釉在高溫下粘度降低、流動性增加,導致青花色料從著色區向非著色區擴散,形成很自然的暈散效果。
元青花瓷釉採用的是鈣鹼釉,cao的助熔作用,降低了高溫下釉的粘度、使釉更加容易流散,增加了色料的暈散效果。
“老闆您看,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元青花呈色時,會發現一種現象,在色料區常有點狀的黑色斑點凝聚,尤其在一段長線條紋飾上,會奇妙地出現如串起來的珍珠般的深色點狀斑點,這種現象有人形容為串珠狀凝聚。”
“經過現代科技手段檢測證明,元青花鈷料中的這種典型錫光反應是因為錳鐵氧化物的結晶,說明錫光同鐵鏽斑形成的原理一樣,是由於氧化鐵的富集,這種氧化鐵的結晶斑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