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城,西安門外大街。
此刻已經是人潮如湧,街道兩側人頭攢動,摩肩擦踵。
無數的城中百姓,擠滿了街道兩側的空餘地方,無不是熱鬧的注視著路中間那一具具面色莊重,步伐穩健的青衫讀書郎們。
以國子監四君子蘭苗、檀明明、何芒、程昊為首,在這直抵皇城西城牆根下西安門的外大街上,雲集著上百名國子監監生,跟隨在四君子身後。
他們皆是面色深沉,不發一言,面對周遭熱切議論著的人群,視若無睹,目光聚焦在那高聳靜默,只有無數宮廷親軍護衛著的西安門。
聖皇帝遭受矇騙,致使士林前輩遭遇貶黜,祖宗之地為郡國。
一樣樣的事情發生在應天城中,他們義不容辭,要為此發表屬於他們的聲音。
走在最前頭,帶領著身後上百名國子監監生的四君子,其中蜀地出身的何芒,摒棄了耳畔的嘈雜聲。
他很清楚今天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他們要請陛見。
但是……
“守禮兄,陛下創立大明時,可是有言,士子不可妄議朝政。如今這規矩,可還豎在國子監門口……”
蘭苗立馬回頭看向面露遲疑的何芒:“我等今日之舉,並非朝政。陛下遭遇矇蔽,乃天下社稷事。黃子澄先生以羸弱之軀,遠去北地,寒天下讀書人之心。祖宗之地以郡國,禮法不容。”
他一條條的,將今天的舉動從妄議朝政的規定中摘出來。
隨後,在幾人的注視下,蘭苗義正言辭道:“我等乃是為大明江山社稷萬年計!非是妄議朝政也!”
何芒臉上還是有著一些遲疑。
他已經看到,在西安門城牆上,那些虎狼般的禁軍,已經開始調動了起來。
在緊閉著的西安門後,更是傳來了陣陣鐵甲聲。
被身後的監生人群推搡著向前的何芒,只覺得自己的兩腿已經開始不受控制的發軟。
蘭苗見他似是有生出猶豫的可能,當下沉聲開口:“今日之事,皆因我所起。便是時候陛下怪罪下來,一切也皆由我來承擔!”
蘭苗在賭!
他在賭,如今的皇帝不會再輕易提起屠刀。
他在賭,國子監今日上百監生請陛見,皇帝迫於壓力必定要召見他們。
他在賭,只要自己扛過今日,來日便有了無上光榮的從龍之功!
未幾。
以蘭苗等國子監四君子為首的上百名國子監監生,齊齊走到了西安門外的路口上。
聞風而來看熱鬧的圍觀百姓們,看著這麼多的讀書士子聚眾跑到皇城門前,紛紛是竊竊私語,議論著今日究竟是生了什麼事情,才會讓這麼多的讀書士子跑來這裡。
“你們說,朝中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監生才會跑到這裡來啊?”
有人搖著頭,不解道:“也沒有聽說,朝廷慢待剋扣了國子監的錢糧用度,他們總不至於是為了這個而來吧。”
“那還能是因為什麼?”
“國子監門口那塊牌子上,可還有咱們陛下當年定下的規矩,他們總不能是來指摘朝政的嗎?”
想要一探究竟的圍觀百姓們,不由的遲疑了起來。
近來朝中也沒有什麼像樣子的大事發生。
若不然,他們這些人也該是頭一個知曉了的。
正待百姓們,不知今日這上百名國子監監生所為何事的時候。
在不遠處的西安門頭條巷旁一棟樓閣高處。
朱允熥憑身立於高臺外,孫成與另一名親衛護在身後。
“任我如何想,也沒有想到,他們會來這麼一出。”
朱允熥目光注視著西安門前,無數人群中間的上百名國子監監生。
先前他還在金吾后街那一片,探查那蘇州府來的戲班青衣與蘭苗的情形。
當時不等多久,兩人終於是從那屋子裡走了出來。
觀二人神色形態,皆是衣衫整齊,倒並非是做了什麼腌臢的事情。
那青衣離了屋子,便往戲班去。
而這蘭苗卻是在回頭國子監不久之後,便與那四君子中的另外三位,帶著不少的監生聚在了一起,向著這西安門而來。
隨著他們一路走來,身後聚集的監生愈發的多起來。
躲藏在暗中的朱允熥也就帶著人,一路跟到了這裡來。
孫成臉上帶著不善,看著不遠處的已經算得上是聚眾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