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的。
如今見朱允熥竟然是找到了對方,朱元璋好奇道:“你是如何知曉此人,又是如何找到他的。”
朱允熥如實道:“希直先生的幾篇文章,孫兒過往都是見識過的,更是時常翻閱品味。近來,聽聞了先生入京訪友,便讓孫成留心探訪,恰好今日尋到了先生。”
朱元璋說:“你眼光不錯,看得出這方孝孺是個人才。但他還年輕,今歲想來也不過三十多?”
說著話,朱元璋看向一旁的太子。
朱標稍作沉思,輕聲回話:“今歲三十有四。”
朱元璋點頭再看向朱允熥,詢問道:“你是要舉薦他入朝為官?”
在朱元璋的心裡是不願意,這個時候提拔取材方孝孺的。
驟然令其身居高位,秉性未曾磨鍊,只會是拔苗助長。
這也是為何,原本的歷史上,在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被別人舉薦到朝中,朱元璋卻只讓他去了漢中教授學問。
這便是要長久的打磨對方,等到太子上位,他也打磨好了性子,方才能堪當大任。
只是……
若是乖孫看中了對方,想來朝中也是能尋到一兩個位子。
朱元璋注視著眼前的朱允熥,只等著這個乖孫開口為方孝孺求官。
一旁的朱標卻是已經皺起眉頭。
宗室為朝堂舉薦賢能並沒有錯,但免不了會被人詬病,是否是在提拔自己人,是否是在結黨營私。
朱允熥開口道:“孫兒前些日子,在東宮學堂言辭有失,如今東宮學堂雖有其他先生授業,但孫兒總覺得缺了些什麼。今日孫兒親見希直先生,便醒悟過來,學堂那邊是缺了先生那般學富五車有經國之才的賢能之人。”
“正是因此,孫兒今日特來請見爺爺,希望能讓希直先生入宮,重開大本堂,為我大明宗室子嗣授業開惑,明正我大明宗室志向,修身養性。”
原來不是為方孝孺求官,也不是要結黨營私。
同時的,在朱元璋和朱標心中,都鬆了一口氣。
朱元璋更是愈發滿意起來站在自己眼前的朱允熥。
這乖孫當真是開悟了啊!
方孝孺那人,端的是有才學的。
如今不過三十有四,放在朝中什麼位置都不合適,但偏偏就是那大本堂的授業先生,卻是最最合適的。
一來能將人才留在朝中,二來無法參與朝政的同時又能聽聞思索朝政利於觀政學習。
最重要是的,如今將其召入朝中,於大本堂授業,也算是為方孝孺積攢資歷。將來太子秉持朝政,也能更方便提拔重用此人。
再往後……
朝中也便有了歷經三朝的中正賢明之臣,可以輔佐大明的江山社稷。
朱元璋當即不假思索道:“好!咱聽你的,明日便讓那方孝孺入宮重開大本堂,詔令宗室諸皇子皇孫於大本堂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