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真?”夏原吉心頭一熱,趕忙起身詢問著。
回頭方才反應過來,姍姍的露出尷尬的笑容,又默默的坐了下來。
朱允熥點點頭,交代道:“這幾日,維喆兄先將直隸驛站數目、人員、佔地等詳細整理出來,再將大明境內有數的驛站詳細,也拿出來。這件事若是做好了,朝廷每年收益不下數十萬兩,更會成為一項惠及百姓的仁政!”
夏原吉聞聲眉頭一挑。
皇太孫要對朝廷下手了?
不僅僅是他,就連剛剛還在看戲的解縉和鐵鉉二人,也不由的看向皇太孫。
他們在朱允熥身邊已經不少時日,哪裡看不出這位年輕的皇太孫,對朝堂之上諸事,有著無數的想法。
朱允熥見三人都目露猶豫,知曉他們以為自己這個時候,就要動手,推動自古以來所有官員都畏懼和忌憚的兩個字。
改革。
他笑道:“不過是為朝廷增添些進項,不會大動干戈,也不會與民奪利。”
解縉聞言,笑著附和道:“皇太孫仁厚,臣等也就放心了。”
朱允熥微微一笑,轉口道:“既然是要替爺爺辦萬壽節,大明地方上的官員,依著時間大抵是趕不過來的。
直隸地方上要說一聲,今歲就在京官員,餘者不必入京,更不得送賀禮入京,凡是有違者,朝中自當下旨申斥,嚴重者,當交有司懲處!”
大辦特辦,辦的風風光光,也不是說就要大明朝的地方官員都入京來。
解縉三人見到朱允熥如此安排,心中更是大定。
不然但凡是這等皇帝萬壽節的事情,地方官員傾巢而出,沿途開銷便要耗費朝廷無數的錢糧。
更不要說,這些地方官還要為皇帝挑選賀禮,這筆賬終究是要算在地方百姓頭上的。
只是這個時候,朱允熥再次轉口道:“但是,如今我大明朝開國亦有三十四載。京中亦有不少外域番邦屬國使臣,要與他們知曉,此番萬壽節,他們要入宮來,要聆聽我大明朝皇帝的諭令。”
這話題怎麼又從驛站跳到了番邦屬國身上去?
解縉三人再次目光無奈的對視了起來。
倒是禮部給事中鐵鉉,忽的開口說道:“說起來,皇太孫可能不知曉,那倭國這幾日同時有兩批使臣在松江府那邊下了船上岸,算起來正是今日入城。”
大明朝前些年和倭國的關係很不好。
洪武初年,倭國更是將大明派去的使臣給殺了。後來,朱元章為了緩和東南沿海倭患,這才算是忍氣吞聲,再次派出了使臣,倒是沒有再被幹掉,但與倭國的關係也不曾有多少進展。
朱允熥也不曾想到,那小……倭國今年竟然排了使臣入京。
解縉和夏原吉兩人則是不知倭國國內詳情,疑惑的詢問道:“兩批時辰?這是為何?”
鐵鉉笑了笑:“聽松江府那邊說,這些年倭國國內不怎麼太平,國內分成了兩夥人,一直在爭鬥。”
聞言之後,解縉旋即幽幽開口:“所以,他們是這是入朝來,為了求助我大明?”
鐵鉉想了想,點頭道:“松江府送到禮部的奏呈說了,那兩夥人情形完全不同。幾乎是同時下船,一夥人趾高氣昂,衣著裝扮也頗為精緻。倒是另一夥人,就顯得……那日子似乎過的挺慘的……”
《仙木奇緣》
解縉、夏原吉兩人頓時發笑。
夏原吉這時也是忘了戶部的煩惱,開口道:“那必定是有求於我大明的了。不然那也不會掐著這個時間點,同時入朝。”
解縉則是看向朱允熥:“皇太孫,倭國於我大明,最要緊的便是東南沿海倭患,這次或許我朝可以藉此機會,令東南沿海一帶壓力減輕,我朝斷不可錯失了此等良機。”
東南沿海的倭患,有倭國境內窮苦子民自發行為,也有南朝為了劫掠資源運回國內。
若是能招撫倭國境內,大明沿海的倭患也必將會減輕不少。
朱允熥這時卻問道:“禮部那邊,可曾有李氏朝鮮國的訊息。”
鐵鉉皺眉沉吟片刻:“李氏朝鮮在京中一直是有使臣的,不知道皇太孫問此,是有何安排?”
朱允熥嘴角微微一揚:“知曉禮部和鴻臚寺,將此次如今的倭國兩批使臣,安排在李氏朝鮮國使臣邊上下榻。”
鐵鉉不由一愣:“倭國此次入朝的使臣,也都放在一起?”
朱允熥瞥了一眼鐵鉉一眼,澹澹道:“既然都是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