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放在半年前的親軍羽林衛小旗官孫成身上,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隨他一同離開羽林衛前往東宮,護衛當時還只是皇孫的朱允熥的十名羽林衛官兵。
如今都已經進了錦衣衛衙門,並且各個都升了官。
最低的,也是個錦衣衛總旗官,領五十人。
田麥就是當初那十人裡面混的最差的,錦衣衛北鎮撫司總旗官。
此次督辦從台州府上岸,押送朝廷五十萬石賑災糧草,送往台州府,並金華府的差事,便是由田麥擔著他。
此刻,他的臉頰被周圍的冰雪給凍得泛著不太健康的漲紅色。乾裂的嘴唇,讓人眼看便知道他已經許久沒有飲水。
在他的身後,是足足三個千戶所,三千人馬的台州府海門衛官兵。
冰天雪地之下,這支赴雪踏行的大軍,沉默的好似遠處坐落在紹興府和金華府交界、浦陽江邊阻斷了浦江縣城直接向北與杭州府聯絡的五指山(我地圖上就是這個名字)。
在五指山的西北面,則是五洩山、九靈山等浙江道的山巒。
這些山脈聯絡在一起,讓整個金華府只能向南繞行到西邊的嚴州府才能進入杭州府。又或者是向東到台州府、寧波府,然後再跨過紹興府,抵達杭州府。
而從金華府向北通往杭州府,並沒有官道驛路的存在。沒有這些,便只能通行行人,而無法允許大軍或是大商隊通行。
前方就是浦江縣城,身後是三千海門衛官兵。
然而,田麥的注意力和目光,卻始終方才走在最前面,作為嚮導以及這支隊伍幕後真正的指揮者的,渾身被一件黑袍包裹著的男人。
男人沒有官職。
至少在朝廷,在吏部的桉牘庫裡,沒有人能夠找到他的任何訊息。
但田麥這位錦衣衛總旗官,卻根本不敢對這人有分毫的冒犯。
“大……上……敢問目下要如何做?”
田麥想了半天,還是沒有想到這一路都拿不住自己該如何稱呼眼前這人。
男人眉頭一凝,此地乃是浦江縣城外的一處陰坡。
對面不過十里地,便是城外聚集了無數災民的浦江縣城。
在田麥緊張的注視下,男人手已經搭在了一柄並非大明制式軍刀的刀柄之上。
曾。
一聲金戈火石。
揮舞長刀,刀刃破風,切碎滿天雪花的男人揮刀前壓。
“浦江縣城,凡官紳商賈,皆誅!”
轟的一聲。
整個五指山下,當真是好似那話本上,被壓在那一座五指山的石猴出世般,剎那間天雷滾滾,地動山搖。
原本躲在陰坡最底下的數百騎兵,已經從大軍兩側繞出。
到了坡頂,根根長槍下壓,紅纓卷著飛雪,不解風情的發出陣陣龍吟。
騎兵開始從坡頂衝鋒。
十里地,對於這些最精銳的大明將士們而言,不過是瞬息之間。
隨後,是田麥緊跟在那人身後,統帥著剩餘的步卒加速前進,衝下陰坡。
衝在最前面的騎兵們,卷著一陣飛雪寒風,衝到了浦江縣城前。
浦江縣城的官老爺、士紳老爺們很體面。
無論縣城周圍聚集了多少災民,通往縣城城門的道路,總是留下了足夠十數騎並行的道路來。
而這五百餘海門衛騎兵,便衝進了這條道路上。
周圍的百姓大概是真的麻木了,徒然見到這些氣勢洶洶的官兵,並沒有做出反應。
他們只是靜靜的看著這些亮出手中長刀的官兵衝到了縣城前來。
而馬背上的官兵們,卻已經是高呼了起來。
“朝廷有旨,秦王總領督辦浙江道賑災事,監國皇太孫、中軍都督府都督協辦。”
“金華府浦江縣官府貪墨賑災糧草,天理難容,欽差討之!”
“浦江縣官紳勾結,士紳商賈截留糧草,抬高糧價,買妻買子,致百姓家破人亡,欽差討之!”
“我等奉令殺官討賊!”
“殺官討賊!”
“殺官討賊!”
到了最後,五百餘騎已經將這一次的目的齊聲喊出。
浦江縣城外的災民們,那麻木冰冷的眼睛裡,漸漸的多了些不一樣的東西。
冰冷的眼睛裡,開始漸漸的紅潤了起來。
而還未等他們響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