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東征!驅狼吞虎!(2 / 3)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他人還沒有過外金川門,便揮手指向一旁:“這街道兩側,不許隨意丟棄雜物,不許隨意停車阻礙來往,回頭要在此建一個公房,維持此處秩序。”

推官愈發無奈,如今這位府尊當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可是誰也不敢說出反對的話,應天府裡誰不知道,府尊是跟著文淵閣裡那位人人都尊稱為小高閣老的。

錢也不能亂花,當初跟隨小高閣老從交趾道回來的官員們,一個個是能打會算,誰也吃不到油水。可這些上官們,卻又總能在合適的時候找到合適的油水,來貼補衙門上上下下的所有人。

這些都是有大本事的人。

推官跟在鄒學玉身後,對身邊的書吏揮了揮手,示意對方將府尊大人有關於應天城外金川門后街道治安管理問題的有關意見,一一記錄下來。

一幫人前赴後繼的往碼頭上趕去。

等鄒學玉從城門洞裡衝出去的時候,一個偌大的讓他竟然產生了陌生感的龍灣碼頭出現在眼前。

整個城門外的碼頭區域,無數的彩旗綵帶,迎著江風飄揚。

一艘艘與應天城同一高度的寶船和戰船,靜靜的停靠在棧橋上,卻又隨著江水的流動緩緩的上下起伏著。

成群的上直親軍衛官兵將碼頭範圍給分割開來,可在周圍和高處,卻有無數的百姓和商賈觀望著碼頭上的朝堂官員及整裝待發的官兵們。

同樣的,那些從碼頭上被驅趕走的船隻,也都將船錨下在上游位置,船員們和海商們,則會爬到船上的最高處,眺望著碼頭上的一切。

在城門下,一座搭起的簡易高臺拜將壇上,大明的內閣大臣們頭一次統一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站位悄無聲息的說明了一切。

朱允熥站在一張擺放著虎符和寶刀的供桌前,在他的身後便是任亨泰和徐允恭,隨後才是解縉和高仰止。

至於好不容易從太醫院站著走出來的吏部尚書翟善,以及戶部尚書鬱新、工部尚書王儁、兵部尚書茹瑺,則都要落後前面四人半步。

再往下,才是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其他官員。

大都督府下的國朝功勳武將們,今天倒是沒有出現在拜將臺上,因為不管東征需不需要他們,今天凡是在京的功勳武將,人人披掛上陣,列隊在拜將臺前。

在功勳武將們的後面,是數量並不多,統一穿著講武堂武生專屬練功袍的武生們。左右兩側及後方,則分別是大都督府下京軍諸衛精銳官兵,及上直親軍衛的虎賁之師。

將領們披掛著跟隨他們三十多年的甲胃,提著那飲血無數的寶刀,渾身昂揚著洶洶的戰意。

周遭的官兵們更是雙眼無時無刻不在噴吐著殺氣,以及童孔深處對軍功的嚮往。

今日出現在碼頭上的人,都是被大都督府透過層層挑選而出的東征成員。

合共兩萬人,將作為頭一批乘船東征倭國的援軍。

由舳艫侯朱壽統領,作為東征大軍水師營都督,東征大軍副都督前往倭國。

至於東征大軍,則是由原本的真倭大軍改名而來,曹國公李景隆不出意外的在朝堂上獲得了徵東大將軍、東征大軍大都督的位子,總領整個東征全面經略倭國事宜。

任亨泰作為內閣首輔,手捧著辭藻華麗的東征旨意,在數個擴音器的幫助下,對著整個碼頭上的將士們喊話,傳達著皇帝和朝廷的意志。

旨意裡更多的是解釋說明大明東征倭國的程序正義性,以及倭國的深重罪孽,以至於讓大明不得不出兵征討,以維護這個美好世界的再一次和平。

等到人任亨泰將這份詞藻優美的旨意讀完之後,他對著一旁的解縉低聲詢問:“這旨意誰寫的,倒是不錯。”

解縉撇了撇首輔,哼哼著低聲道:“我讓通政使司衙門那個知事官寫的。”

任亨泰愣了一下,隨後不再與解縉討論這些,倒是捲起聖旨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朱允熥身後的供桌上。

最後到了朱允熥身後:“殿下,該點將助威,以壯軍心。”

朱允熥目光恍忽了一下。

眼前那一面面彩旗,好似是在他的眼前組成了一幕夢幻的畫面。

畫面深處,是無數自己熟悉卻又越來越陌生的東西。

當內閣首輔的聲音,傳入他的耳中時,方才從夢幻中清醒過來。

朱允熥看著眼前雲集著的整戈待發的大軍,不由輕笑了一聲,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看見那些夢幻畫面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他回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