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的壓迫,終於在這一刻徹底的爆發了出來。
難道皇帝當真敢和天下讀書人作對,當真認定了朝堂之上的官位有的是人來做?
官員們望著黑洞洞的洪武門城門洞。
他們很想看到,皇帝從城門下走出來。
然而。
在長久的等待之後。
洪武門後卻是一陣整齊的馬蹄聲傳了出來,經過城門洞的擴散,那馬蹄聲清晰到了壓碎一粒石子,也傳入到了官員們的耳中。
馬蹄聲愈發的近了。
原本還好整以暇的乞骸骨官員們,心中好似是被那馬蹄給踩亂了起來。
在萬眾矚目之下。
一匹高頭大馬,從幽暗的城門洞下走了出來。
“是皇太孫!”
“竟然是太孫殿下駕馬而出!”
“那些人都是錦衣衛吧,怎麼還有那麼多的太監?”
“這是要做什麼?”
“……”
崇禮街上圍觀的人群中,發出了驚呼聲。
朱允熥高坐馬背之上,左手攥著韁繩,右手輕握馬鞭搭在左手手腕上。
他的身子,隨著座下的戰馬,有節奏的律動著搖晃著,姿態輕鬆隨意至極。
戰馬沒有得到停下的指令,便四蹄輕踩地面。
諸多駕馬的錦衣衛緹騎,簇擁拱衛著朱允熥,向著城門前的百官們壓上來。
戰馬愈發的近了。
馬蹄聲鑿穿在心口裡,戰馬的吐息聲,似乎已經是撲面而來。
當朱允熥座下戰馬一路到了洪武門前最前排的官員跟前,戰馬只要低下頭,便能枕在那官員的頭蓋骨之上的時候,他手中的韁繩方才被拉住。
逼到近前的戰馬,讓那官員一下子便慌了神,低呼一聲,整個人就趴在了地上。
朱允熥目光冷漠,俯視著這座應天城裡幾乎是全部的文官。
“孫狗兒,宣旨吧。”
孫狗兒從一旁閃身而出,昂首挺胸,好似是目空一切。
他輕輕伸出手,便有一名內官監的大太監將一道聖旨送入手中。
孫狗兒一抖聖旨,雙手捧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有明開國二十八載,革除前朝亂政,再造華夏之治。二十八載,朕夙夜難眠,憂心社稷黎庶。朝堂禮賢下士,以誠待賢,厚以優待,望群賢至,社稷安寧。
今有官逼宮於午門在前,又有乞骸骨於後。攜社稷安寧,意圖私慾。朕御極二十八載,非爾等所擁,乃天下黎民所護。
黎庶無罪,黎庶無辜,黎庶當溫飽。朕夙夜長思,朕願為三萬官罵,卻不敢叫一民責。
今日爾等乞骸骨,朕允之。望爾等散官返鄉,能為我大明良善之民。需知王法森嚴,詔獄空空。
欽此。”
半白半文的奏疏,自孫狗兒的嘴裡宣讀而出。
洪武門前,已然是鴉雀無聲。
沒人能夠想到,皇帝會有這等堅決的意志。
那通篇聖旨,左右只有兩句話。
皇帝和百姓站在一起,皇帝同意百官乞骸骨告老還鄉。
原本意圖以天下官員乞骸骨來逼迫皇帝妥協的官員們,徹底懵了。
皇帝當真該叫滿朝官員散去,卻沒有一絲的猶豫,態度是如此的果斷堅定。
馬背之上。
朱允熥冷哼兩聲:“皇帝得萬民擁戴,至高無上!絕不為任何奸佞之輩妥協!”
說完一聲後,朱允熥輕抽馬鞭,那鞭尾卻是輕輕的掠過馬前的官員面頰。
一絲細微的血痕,頓生於面。
朱允熥則是冷聲道:“陛下既已恩准百官乞骸骨,爾等還不速速扒了他們的官袍,去了他們的梁冠!”
………………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