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二人之下(3 / 3)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的。難道是三四月份,百花綻放之時?」

朱允熥長嘆一聲:「我們和文官的和睦恐怕要結束了。」

「我們?」朱高熾皺起眉頭,沉默了片刻,才繼續開口道:「盤庚遷殷,管仲謀齊,李悝變法,商鞅變法,漢武改革,王莽改制,西魏改革,開元革新,慶曆新政,元豐改制,熙寧新政。

中原千年以來,以上不足盡述革新改制之事,浩如煙海,可見有和睦之時?革新改制,可有八方太平之事?觀古今,未見有順遂。今日,太孫又為何因這般本有之事而徒增煩惱?」

朱允熥幽幽道:「凡革新之事,必起波瀾動盪,這兩年我不過是東一下西一下,又有爺爺在上面壓著,方才顯得風平浪靜。…

可往後呢?革新沒有商量的餘地,詹徽他們還會一如既往的支援嗎?朝廷都不能統一革新思想,天下又如何?最終,還是百姓們經歷朝局動亂。」

說完之後,朱允熥目光閃爍了一下。

其實這個時候他提及百姓,不過是一句藉口而已。

真正的原因,還是要數因為朝局的動盪,會耽擱自己的各項計劃。一旦朝廷不穩,沒有人會再有精力將目光投注到旁的地方。

複雜紛亂的朝廷局面,就會牽扯所有人的注意,只能疲於應對層出不窮,此起彼伏的政治鬥爭。

到時候才是真正的災難。

朱高熾則是哼哼了一聲,目光幽幽的盯著朱允熥:「這時候,熥哥兒還有這般慈悲之心?張二工等匠人匠官之事,不過是個引子,你我和他們心中都清楚,交趾道那邊的選官考核制,才是矛盾點。」

朱允熥默默點頭。

他同樣清楚,選官制度才是真正的根節所在。

不論是什麼樣的革新,在朱允熥看來都是一個新的利益集團去爭奪舊的利益集團掌握的權力。

也可以說,這些都是內部的爭鬥。

可選官制度的改變之下,沒有一個人能夠倖免。

舉孝廉制度奠定了天下門閥的出現,締造了諸如前漢四世三公袁本初家族的產生。再之後的九品中正制,則將門閥的利益進一步打牢,催生除了兩晉南北朝的百年風雨。

所以,隋唐兩朝大力科舉,朝堂之上的皇權和門閥之爭連綿不斷。

最後,以科舉為核心的選官制度,在前宋徹底勝利,門閥這個遠古的片語在中原徹底消失,士大夫階層新起。而到了如今的大明,以士大夫階層為核心計程車紳地主階層,和皇帝共同掌握著天下。

皇帝是中原最大的地主,士大夫士紳地主是大地主下的小地主和佃戶。

現在,他在交趾道推行的選官考核制度,則直接衝擊了以儒家科舉為核心的選官制度,也將導致這整個體系裡的人的利益受到衝擊。

交趾道的選官考核制度和根由,張二工等人以白身匠人升官,則是爆發點。

自此以後,天下之人只要有技能就可以當官,只要能透過考核就能當官,儒家科舉又如何?

朱允熥沉聲道:「其實他們是有選擇的,只是他們或許並不願意改變沉澱了數百年的思維。」

朱高熾露出了一絲好奇和不解。

在他看來,這就是不可妥協的事情,怎麼到了熥哥兒嘴裡就是能夠有選擇的事情了?

「其實,我並沒有推到一切,

另起灶臺生火造飯的打算和勇氣,那才是會導致天下大亂的事情。」朱允熥目光閃爍:「科舉,依舊是大明的選官根本,只是不再是窮盡聖賢文章罷了。他們相較於天下人而言,是有天然的優勢。所以,他們又如何沒有選擇的機會?」

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確實阻礙了朱允熥的政治革新計劃。

可現在全盤否定,很明顯不現實。

他最開始的希望,也僅僅只是希望能改變官場上全然都是那些個儒家窮聖賢文章道理的官員,能有更多掌握能夠造福百姓,推動大明發展的技術性官員。

朱高熾轉了轉眼珠子,輕聲道:「所以,你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打算怎麼做?」朱允熥唸叨了一聲,而後目光轉向還在那頭打量小書房裡有沒有好東西的朱尚炳,而後一聲暴喝:「炳哥兒,最近多練練,回頭靠你扛事了!」

朱尚炳做賊心虛的渾身一顫,上氣不接下氣的心臟狂跳,滿臉悲憤的轉頭瞪著朱允熥。

「練著呢,練著呢。」然後又目光一轉:「我抗什麼事?」

肉絲米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