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京軍賑災(1 / 4)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朱允熥的質問聲迴響在通政使司衙門正堂裡。

天地不仁,聖人無情。

當民間出現問題,且是人力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所有人都會將罪名牽連到賊老天,亦或是昏君身上。

現在還算好的,這些人只是將過錯推給了上天,而沒有說這是因為君王的私德有問題才會招致天災。

可或是地面上一旦出現人禍,這些人無能為力的時候,大概還是會將問題推到君王的身上。

如果遇到一個強勢的君王,那他們必然會推選出一個女幹佞之臣背鍋。

總之,他們永遠是無錯的。

任亨泰這個時候沒法不站出來了,他是禮部尚書,維護禮制、維護天地君父是權責所在。

「啟稟殿下,戶、工二部並無指摘上蒼之意,乃因時節自陳當下艱難緣由。」

任亨泰從自己的角度將事情給換了一個說法,而後轉身看向戶部侍郎祁著、工部侍郎蔣毅,語氣則是加重了些:「陛下創立大明之艱難,今可比?三皇五帝造化萬民萬物之艱辛,今可比?

吾等皆乃食君之祿,當為君分憂。苦讀十載,造化黎民。不因時艱,不因地險,不因人違,便放任自流,敷衍塞則。」

祁著和蔣毅兩人默默低頭。

不管是從道理上,還是從任亨泰的官階上,兩人都沒法子開口解釋什麼。

這時候工部尚書王儁便站了起來:「太孫,任尚書,工部絕不會棄百姓於不顧,臣今日議事之後,便出城往各處官道積雪處督辦。只是現狀如此,臣亦不敢作保,官道何事方能暢通。」

鬱新亦在此時站起身:「啟稟殿下,戶部目下已在各處戶部大倉裝車糧草不下五萬擔,再多便無馬車運送。戶部只等工部暢通官道,便可立馬傳送糧草於各地。

在此之前,若要解江南江北諸地雪情之災,臣斗膽諫言,調撥囤積於杭州府倉、淮安府倉去今兩歲調運儲存的糧草,分別沿長江、運河、黃河道行進,分發沿岸各地府縣。」

說完之後,鬱新頷首垂手站在原地,默默的看了坐在上方的朱允熥一眼。

正堂裡,百官悄無聲息的安靜了下來。

鬱新所奏之策,調運杭州府倉的存糧,沒什麼問題。

那本來就是每歲交趾道夏秋兩稅收上來之後,從交趾道調運儲存在杭州府倉,以備江南諸地軍民使用的。

可調運淮安府的存糧,這就沒人敢提出意見了。

淮安府的存糧現今大多是從江南各地府縣徵收的賦稅,調運存放過去的。

現今存放在淮安府的糧草,原本就定下了等開春後,北方青黃不接的時候,送到北平府,而後分發給九邊各地,用以緩解邊軍和邊地百姓用度的。

一部分走運河和黃河河道,往河南、河北、山西、陝西調運,一部分走海上,往北平府調運。…

鬱新這番諫言,要是辦了,明年開春九邊的糧草軍需就得受到影響。

朱允熥手指輕輕的敲在眼前的桌面上,目光如遊絲,沉吟良久。

半響的功夫之後,朱允熥才緩緩開口:「江南、江北今冬雪情,諸卿可還有良策建言?」

「啟稟殿下。」

人群中,一名官員站了起來,看向朱允熥,躬身道:「炭薪,此時嚴寒,百姓們最缺的就是取暖的炭薪。目下將至年終,百姓家中大抵都有些餘糧,不必憂愁肚子能否吃飽。

便是少一些,總還是能應對應對。最要緊的是取暖的炭薪,現在大雪封山,百姓也不可能家家都常備柴火。

可一旦這場雪繼續下去,被大雪圍困的百姓,將會陷入無炭薪取暖的地步,最後大有可能會因嚴寒

而被活活凍死。」

江南不似北方,百姓們會將整座整座,整片整片的山林給砍伐了,就為了能在冬季到來前,儲存下足夠的柴火以備冬天使用。

江南基本百十年都不會有如今這麼一場大雪,也就不用說讓百姓家中儲存柴火了。

跟隨朱允熥而來的解縉這是站了出來:「殿下已與本官交代了此事,目下催採催發煤炭的文書,已經一日一發,只是道路艱難,時日彌久。」

一直沒有開口的兵部尚書茹瑺,終於是在這時候站了起來:「啟稟殿下,諸位同僚,如今江南江北一地,到底有多少府縣正在經歷如應天這般大雪,諸位可有接到地方奏報,又可曾派出官吏差役分赴各地查清雪情。」

翟善回頭看向茹瑺:「除應天府外,現今已經有確鑿訊息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