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內,大明皇帝和皇太子兩人望著混小子離去的背影,不由默契的齊聲一嘆。
隨後兩人目光尷尬的對視一眼,隨後齊齊的苦笑起來。
朱標神色有些複雜道:“您就不擔心允熥步子走的太快了?”
朱元章看向太子,餘光之中,是太子那雙已經不大靈光的雙腿,臉上擠出笑容,卻是搖著頭道:“咱得趁著咱還在,多教教他,就如當年,咱教你一樣。”
朱標低聲:“您定然是能長命百歲的。”
自己如今這幅模樣,大抵是沒多少年頭了。
大明朝大概也不會需要一個永遠坐在輪椅上的皇帝吧?
如今自己正好放手,什麼事都不管,讓那小子去經歷,去再走一邊自己當年走過的路。
只是想到這裡,朱標卻是忽的自嘲的笑了起來。
自己是這樣想著的,但嘴裡卻還在擔心那小子步子是不是走的太快了一些。
當真是讓人糾結啊!
朱元章瞥了自己這位寄予厚望的嫡長子,嘿的一聲:“倭國之事,你如何看?不理朝政,但你還得替咱理理思路,這件事情若是當真辦好了,咱大明可就不缺銀子了。”
朱標點點頭,目露深思。
良久後,他方才緩緩開口:“若是允熥所說不錯,倭國確實有那兩座金銀礦,此事便可推行。”
朱元章點點頭:“咱也是這般覺得。”
“既然咱大明有機會,那就絕不能放過!”朱標沉聲說了一句,隨後緩聲道:“那小子前些日子有句話不曾說錯,咱大明就這麼多家當,一畝地又產不出兩畝地的糧食。若是外頭有好處,有機會還不給撈回來,那可是要遭天譴的。”
大明很大,大明又很小。
朱元章哼哼著:“允熥上回說起這事的時候,咱就叫蔣瓛拍了人過去,想必明年開春,也就能有確切訊息了。只是若要經略攻伐……”
朱標接過了話:“歷史朝鮮國需要安撫,更需要進一步拉攏。不然,我大明出征將士,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前路去路,後無退路!”
那可是跨海而去啊,前面就是倭國南北兩朝。海的對面是李氏朝鮮,若是李氏朝鮮這個時候有異心,出去的人就是死路一條。
朱元章冷哼一聲:“有老四在,遼東都司那邊隨時可以給予李氏壓力,諒他們也不敢有異心!”
朱標卻是忽的笑著開口道:“聽聞李氏朝鮮國那邊,女子都生的貌美,不如……”
說著話,太子的臉上露出一抹竊笑。
朱元章對視一眼,亦是發出爽朗的笑聲:“倒是便宜了那混小子!”
朱標嘿了一聲:“遼東都司兵鋒威壓,可大明還是要與李氏有個聯姻在為好。到時候有李氏做後援,朝中只要派出一位穩重,能妥善處理倭國南北兩朝關係的將領,就可穩如泰山。”
“兒臣還猜想,可能那倭國也不是太確信這兩座銀礦,若不然允熥也不會認定,我大明能借機佔了地。”
“到時候,命李氏朝鮮出人,咱家只要操作得當,便可在倭國眼皮子底下,悄無聲息的開掘礦石。”
“只是若將此事在朝中商議,恐怕會有人反對……”
最後,朱標說出了心中的遲疑。
朱元章冷哼一聲:“咱需要管他們反對與否?這件事,咱還不定要與他們說!”
朱標望著老爺子大發龍威的樣子,想了想,不由的笑著。
也是。
只要老爺子在,朝廷裡什麼時候有過反對的聲音?
……
離了大殿的朱允熥,並不知道自己或許在不就之後,又將多一個婆娘暖床。
他現在,只想趕緊回東宮。
這次從中都鳳陽,聽聞老爹病重,他便馬不停蹄的趕回應天。
倒是將要隨自己入京,奉詔入宮以女官之中,學習宮中規矩的湯鵲清給落在了後面。
前幾日,那丫頭倒是和鐵鉉等大隊人馬入京了。
隨後便住在了東宮裡頭,暫時學著操持東宮事務。
只是因為他這幾日在前朝忙著監國的事情,夜裡一直都是在老爺子那邊伺候歇息的,不曾有一日能抽空回到東宮這邊,看自家婆娘。
如今,隨著老二叔奉詔回京,朝中的局面也算是穩定了下來,今天提了倭國那邊的事情,但事情不急於一時。
他也就有了時間,回一趟東宮。
朱允熥剛到東宮,就聽著宮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