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鳳陽城。
信國公府湯家。
從今天一早,湯家就開始灑掃府宅,家中僕役都換上了新衣裳。從晌午開始,府中的門房便一刻鐘入府通報一次。
闔府上下,只等著大明皇孫,淮右郡王從應天城返回中都鳳陽,祭拜大明先祖,入府歇息。
此時,已經接近正午。
已經六十多歲,身著大紅武將常服的信國公湯和,在前院正廳裡怎麼也坐不住了。
叫了自己第……排不上數的妾室上前,攙扶著自己,就要往府門外趕過去。
那排不上數的妾室,皺著眉頭埋怨道:“公爺,等皇孫入城,自會有訊息送到家裡,您到時候再出門迎接就是了。”
一旁另一名排不上數的妾室亦是開口道:“公爺您是皇孫的長輩,便是不出府迎接,皇孫也不能說什麼。”
如今已經耄耋之年的湯和,卻是吹鬍子瞪眼的瞪了兩個排不上數的妾室一眼。
倔強的往外頭走,一邊都囔著:“這不一樣!這不一樣!這回不一樣!”
兩名排不上數的妾室只要聽憑湯和的意思,攙扶著老公爺向著府門外過去。
在三人的身後,是湯家還存活在世,還在中都的小一輩兒孫們,滿滿當當也有十多號人,緊隨其後,跟了出去。
……
“您就是淮右郡王?”
鳳陽城中,同樣騎著馬的輕衫女子,跟在了朱允熥的隊伍中,再次小聲的確認著。
朱允熥回頭,點著頭,面帶笑容的看著對方。
先前那一同入城的幾十架馬車,此時已經是各奔東西各回各家。
而他也算是徹底明白了,這些小娘子確也都是中都將門子弟,平日裡除了女紅,便是出城戲耍,學著家中父親、阿兄們的樣子,在眼前這名女子的帶領下操練著軍陣兵法。
青衫女子眼裡卻是帶著幾分不相信的上下打量了朱允熥好一陣,又回頭看看隨行的官員們,默默一嘆。
“郡王不該是特別威嚴,都不會笑的嗎?”青衫女子低聲詢問著,這與自己想象之中的很是有些不一樣。
朱允熥輕笑一聲:“我也沒有想到,我朝將門之後,竟然不分男女,都是如此的英武不凡,小娘子當真是巾幗女娘,若是去了陣前,定然也是位花木蘭!”
青衫女子目光一轉,顯得格外機靈。
“殿下是在說我們這些小女娘不守女德嗎?只知道整日裡胡鬧。”
朱允熥側過頭:“本王可沒有這般說。”
青衫女子白了一眼他,哼哼道:“聽聞殿下從未出過京城,也沒有領過軍,卻還能一眼就瞧出了我們今天的缺陷。”
“那是小娘子你急切了,不給自己留些後手。”朱允熥澹澹的說著,轉口詢問起來:“只是,小娘子究竟是這應天城中哪位叔伯家的?我怎往日裡不曾聽聞過?”
那輕衫女子張張嘴,卻是嬌眉微翹,仰著頭轉過去。
在前面開路的孫成也在這時候趕了過來。
“三爺,信國公府到了。國公正帶著人在府前候著。”
朱允熥稍有意外,趕忙順著孫成的指引看過去。
只見整條街上,就開著信國公府一家門庭,府門前這時候已經是主家和僕役雲集。
他趕忙開口:“快!怎能叫湯老國公親自等在府門前。”
他話音剛落,卻不想身邊那輕衫女子已經是駕的一聲,驅馬衝出隊伍,徑直到了湯國公府前。
英姿颯爽的翻身下馬,腳步穩穩立在地上。
府門前的僕役已經是上前牽住馬繩。
在剛剛帶人趕到湯國公府前的朱允熥注視下。
這輕衫女子已經是提著裙邊,落落大方的走上臺階。
攙扶著湯和的那兩名排不上數的妾室,當下開口:“大娘子回來了。”
輕衫女子點點頭,擠開兩名排不上數的姨奶奶。
滿臉笑吟吟的對著湯和福身作禮。
“孫女見過爺爺,今日與各家姐妹去城外踏青遊玩,不巧竟然是遇到了淮右郡王的隊伍,便迎了殿下的隊伍來家裡了。”
湯和瞥了一眼大孫女還未乾透的衣裙,羊裝生氣的瞪了一眼,隨後立馬反應過來,拉開大孫女,就要下臺階。
而朱允熥這時候已經是領著隨行官員,到了湯府門前。
朱允熥搶先一步,穩穩的攙扶住了湯和。
“允熥見過湯爺爺,湯爺爺在老家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