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上林苑監的經年老農將那一袋子辣椒帶走。
朱允熥也不假阻攔。
自從洪武二十五年開始,上林苑監在培育農作物上便有了長遠的發展,如今都已經開始嘗試雜交的上林苑監,單純的培育辣椒,不是難事。
而袁素泰最後,則是將全部的精力和注意都放在了擺在自己面前的橡木桶上。
飽腹之物。
扦插栽種。
土質鬆軟。
…
太孫說的每一個字,都被鐫刻在自己的腦海之中。
轉瞬,袁素泰便拱手道:「前湖和琵琶湖中間,有塊地土質頗為鬆軟乾燥,乃沙土地,周圍山林今歲剛被砍伐,光照也足,想來足以扦插栽種紅薯。」
朱允熥一聽上林苑監裡就有這樣的地,哪裡還願意等待。
誰知道現在這桶紅薯藤還能生產多久,按照範蟲所說,原本還有另外好幾桶枝葉都已經枯萎、紅薯腐爛。
他也不敢耽擱久了。
當即一幫人便烏泱泱的去了前湖和琵琶湖中間少水的沙土地上。
「先要將地起壟,做好排水溝,隨後可以扦插了。」
看著已經被翻墾過的地,朱允熥直接了當的吩咐道。
紅薯實在是太好種了。
甚至只要有塊旱地,稍微的準備一下,再將枝葉扦土裡,灌既上稀釋的農肥,後面幾乎就完全不用照料了。
袁素泰點點頭,已經佈滿泥土的大手一揮,當即就有一幫穿著農衣的上林苑監官員帶著一幫老農進到地裡開始起壟。
趁著這個機會,袁素泰又到了橡木桶邊,伸手掐下來一根枝葉,看向朱允熥:「殿下,只需如此扦地裡即可?此物當真能讓我大明百姓飽腹?」
一旁的夏原吉心有所感,稍稍上前兩步,想要更近一些的觀察這位已經官至從三品的上林苑監監正。
朱允熥亦是走到橡木桶旁,招手邀請袁素泰和夏原吉兩人一起過來分紅薯藤。
幾名上林苑監的官員立馬殷勤的上前,拿著一個竹籃站在一旁,好等太孫和監正分好紅薯藤就可以放進竹籃裡。
朱允熥則是一邊分,一邊說道:「紅薯算得上是最容易栽種的作物了,且不要求地力。而大明也並非所有的土地都是上好的水田,還有無數的旱地。往日裡栽種水稻、小麥不足產,如今有紅薯,便可彌補旱地貧瘠的產出,且遠比水稻的產量更高!」
「殿下,敢問這紅薯能畝產幾何?」
袁素泰停下了手上的活計,目光真誠的注視著眼前的皇太孫。
朱允熥卻是一下愣住。
腦袋裡飛快的換算著明制重量。
一旦約有一百二十斤左右。
紅薯的畝產是多少?
兩千到三千公斤。
那就
是四五十石的畝產。
只是……
「估摸不下於二十石的畝產!」
朱允熥最終給出了一個極為飽受的畝產數字。
畢竟這個時候的紅薯很顯然不能和後世想必,後世的高產紅薯那是透過了培育和改良的。
然而。
二十石的熟悉一說出。
整個現狀一片譁然,而後就陷入到深沉的寂靜之中。
夏原吉長大了嘴巴,他清楚的記得原本在宮中的時候,太孫殿下說的是十石的畝產,那個時候自己等人就已經是極為不相信,甚至燕世子都憤而反駁。
如今太孫殿下竟然說這紅薯能達到畝產二十石!
二十石啊!
哐噹一聲。
已經歸為從三品的上林苑監監正袁素泰,徹底失神,嘩啦一下整個人就跌坐在了地上。
一旁,圍著三人的官員們,也紛紛都震驚不已,猶如聽到了天書一般。
「二十石啊!」
「畝產二十石啊……」
「我大明如今最高產的田地,畝產也不過三四石……」
「嗚嗚嗚嗚……」
「若是……嗚嗚嗚……若能二十石畝產……」
「我大明足可永不加賦啊!」
轉瞬之後,堂堂的從三品上林苑監監正袁素泰,已經是嚎啕大哭了起來。
一邊哽咽嚎哭,一邊還不斷的抽噎道:「二十石……二十石……便是隻有十石,我大明便可永不加賦!便可永為中原正統啊!」
隨著袁素泰嚎哭起來。
整個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