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爺爺的好大孫(1 / 4)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從龍灣碼頭到應天皇城,是很長的一段距離。

長到足夠朱允熥這個闊別經年才回家的人,好好的去觀察不在家的那些日子,應天城裡都有了什麼樣的變化。

作為大明的首善之地,京畿之地。

遙遠的交趾道的戰爭,在應天的體現是最明顯的。

沿著大街兩側,多了很多在前些年不曾能見到的,只有南邊才能有的特產。

等他穿過西城,到了中城的時候。

路上就開始出現交趾道面孔的人,只是這些人都是依附在一些穿著錦羅綢緞之人的身後,亦或是跟在一支支商隊裡面。

而讓朱允熥意外的是,路面上竟然多了很多隻有在廣州府、泉州府等地才能看到的,頂著一頭紅髮、黃髮、綠髮、白髮的,有著深邃眼窩、高挺鼻樑,遮掩不住的濃郁體味的白皮人種。

在秦漢之時,這些人被稱之為西戎人。

在隋唐時,這些人被稱之為胡人。

在大明,這些人被統稱為夷人,又細分為紅夷人、佛郎機人等。

當然,這些都是官面上的場面話。

而至於民間百姓,則是統一用這些人的毛髮,加上一個鬼字來指代這些人。

紅毛鬼、白毛鬼、黃毛鬼。

諸如此類。

充斥著中原大沙文豪邁主義的做派。

「自從李景隆領鎮倭大軍,又有常升和你大興戰船,海運昌化縣、交趾道,東南沿海倭患去歲一年鮮少見之。如今這些夷人,都是去歲冬帶著貨物入京的,夏原吉正在盤算著如何與他們將生意做好。」

朱樉終究是沒有被自己的好大兒、好侄兒們給弄到轎子上去。

只是在自己在好大兒、好侄兒們的嚴防死守下,才弄來了一匹馬,被眾人前後盯著才跟到了朱允熥的身邊。

朱允熥轉頭看向幽怨的好似自己是個負心漢的老二叔。

沒搭理這人的小心思。

朱允熥輕聲道:「夏原吉要和這些夷人做生意?」

朱樉哼哼著撇撇嘴,對著朱允熥翻了一個白眼:「浙江道的事情都做完了,我都回京了,他還能一直留在浙江道?如今戶部尚書空缺,鬱新整日不問世事,現在戶部就數夏原吉最忙。」

聞聲,朱允熥不由輕笑起來。

自從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會試之後,當時朝廷對會試舞弊案的處理,雖然只是僅限在了劉三吾這些人身上。

但時候,趙勉大概是反應了過來,沒用多久就上奏乞骸骨。

皇帝接連挽留三次,最後終於是抵不過辛勞多年的戶部尚書要辭職回家抱孫子的強烈念頭,允了趙勉的乞骸骨。

朱允熥指向路兩旁逛街的夷人:「他們都帶來了什麼東西?」

大明在洪武年間的海洋貿易,其實並不差。

東南的倭患為何一年大過一年?

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而在這個命題下,是大明和夷人的海洋貿易,擁有著巨大的貿易份額和潛力巨大的經濟往來。…

海洋交流、海洋貿易,並非是突然出現的,也不是鄭和下西洋之後才會有的。

如今在應天城的這些夷人,大概是在去歲聽聞了大明南征,大興海運,在知曉大明東南沿海的倭患,因為朝廷的軍略,而順帶著達成了肅清倭患的連帶影響後。

從更西邊的屬於圖格魯克王朝的德里蘇丹國過來聞訊而來的夷人海商。

朱樉對這些整日裡渾身滂臭的夷人沒什麼興趣,唯一的興趣也僅限於這些夷人流傳出來的,那些在夷人國內的格外開放的有著紅頭髮、黃頭髮、白頭髮的胸口一個個

都要爆炸了的女夷人。

所以,朱樉想了好一陣,然後才帶著不確定的說道:「羊毛毯、寶石、還有些亂七八糟上不了檯面的東西。更多的是帶來的金子和銀子。這些人只想著從咱們大明將所有的東西都買回去。」

大明朝的秦王殿下,對夷人那底下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工藝水平,表達了強烈的鄙夷。而又對這些夷人帶來的金銀,表現出了濃郁的興趣和好感。

朱允熥笑笑不說話。

這個時候的工藝水平和社會物質基礎,大明足以傲視整個世界。

夷人從遙遠的歐羅巴前來大明,他們已經在路途上完成了交易。

不論是羊毛毯還是寶石,以及朱樉嘴裡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幾乎都是從海洋貿易路線上換取的,金銀亦然。

用落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