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當初為何要對自己有那樣的交代和叮囑。
若滅倭國。
必是鐵某!
……
“今科各地舉人,已經陸續趕來應天了。”
應天城,西安門城樓上,解縉看著遠處南城聚寶門那邊,不時有一襲襲青衫入城,對著身邊的朱允熥說了一句。
朱允熥只是看了一眼聚寶門方向,而後便將目光投向了秦淮河畔。
“如今只是直隸及周邊舉人入京,想來應天也該要熱鬧好一陣子了。”
解縉這時候看了一眼左右,輕步上前,小聲道:“劉三吾任今科會試主考,目下已經接連數日有入京舉人想要登門拜訪了。”
每一次恩科,都會出現這樣的場面。
這是從隋唐之時,建立起科舉制度後,便一直存在的事情。
只是唐時,向權貴和考官行卷,是有很大可能直接被一眼看中,從而魚躍龍門。
而現在倒是漸漸只剩下一個求得眼熟的機會。
朱允熥輕笑著:“劉三吾想必是一個都沒見吧。”
解縉點頭道:“確實不曾見過一人,就連他老家過來的舉人也未曾得見一面。”
朱允熥目光在城中搜尋了一番,卻想到自己並不知曉劉三吾家住何處,於是問道:“那劉三吾這些日子都在做什麼?”
解縉說道:“去翰林院勤了一些,似乎是在準備今科會試的試題。”
朱允熥點點頭,轉口道:“第一期的文報出來了嗎?”
書局已經建好有些時日了,印刷的裝置也都安放了進去。從國子監約稿的事情從一開始定下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在進行之中。多是編排一些緋聞八卦,亦或是鄉野之間的驚奇事件。
至於核心的心學內容,則是由解縉親筆執筆的。
為了打響這第一炮,近些時日,解縉可算是掉了不少頭髮。
此時見朱允熥提起這件事情,本就是有備而來的解縉,當即從懷裡掏出一卷文報。
前前後後,算起來竟然有七八頁厚。
接過文報後,朱允熥第一眼就掃向了頭版頭條,標題《心學-知行合一》那幾個佔據了半張紙的大字。
這是知行合一第一次問世,不用看內容,朱允熥也知道解縉整篇都是在圍繞著何為知行合一去解釋和闡述的,當然其中更少不了引經據典,以為論證。
這沒什麼好看的,無非是要準備好後面文章發出去之後,引發的儒家內部的震動,以及朝堂之上的反應。
這些本就是在考慮之中的事情。
他直接反到了後面,那裡是屬於連載的話本。
原本準備自己主筆抄一本的朱允熥,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多的事情。
於是,重金之下,便有了這麼一篇似乎是講一個豪門權貴之家,如何衰落的話本。
有點類似紅樓,卻又有些不太一樣。
看完之後,朱允熥已經起了要將這個筆名肉絲米麵的主筆,叫了錦衣衛抓來將後續內容寫完的衝動。
而在這個時候,解縉卻是忽的驚呼一聲。
而後在賺足了朱允熥注意後,他低聲開口:“殿下,若是這一次會試,試題考前洩露了……”
朱允熥視線掃向解縉,嘴角微微一揚:“我很期待看到那一幕。”
………………
還差兩百章月票滿一千~雙倍算的話,其實就只差一百張了~求月票啊~想下個月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