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城終於進入到了高速發展的狀態中。
前幾批從大山裡面回來的上萬名百姓,已經在太孫部軍司馬朱高熾的安排下,由一批軍中文書分配土地和房屋。
騰空出來的清化城,也在源源不斷的接納著新的百姓回來。
經過敲打和給予希望的陳瓊,再一次離開清化城,開始做起交趾道平鎮招撫使差事的時候,就顯得更加的得心應手,也因而讓清化城幾乎是每一日都在接收著一批批的百姓。
沒有了後顧之憂,或者說是沒有了退路的陳瓊,已經徹底的將自己看做是大明朝廷委任的交趾道平鎮招撫使來看待了,做事的效率自然就更快了一些。
現在的陳瓊腦子很清楚。
自己就是原來的安南陳朝王族最後一個人。
就算國主陳暊現在還被黎季犛拿捏在手中,甚至就算是還能夜御十女。
在陳瓊心中,陳暊已經是一個死人了。
就算現在還活著,大明也絕無可能讓他一直活下去。
陳暊能被死掉。
他陳瓊更容易死掉。
皇太孫之所以讓自己做那招撫使,替他去辦事,左右不過是因為自己是交趾人的原因而已。
換一個人來做自己現在的事情,並不是一件難事。
在清楚這些之後,陳瓊用高超的工作效率,爭取自己能夠早日走出清化府,走出交趾道,走進大明應天城去。
和如今整日裡在大山中尋找清化城外逃百姓的陳瓊相比。
朱允熥的日子就顯得很是愜意。
作為政策制定者的他,只需要想清楚交趾道未來要走怎樣的路便可以。
政策的落實,自然有下面一幫人去執行。
太孫部文書、將校們的辛苦,夜以繼日的勞頓,沒有人在意,回頭他們的所作所為,自然會有軍中考功記錄在冊,回京之日才是這些人收穫成果的時候。
走在周圍一望無際皆是金黃稻穀的田埂上,朱允熥神清氣爽。
他指著不遠處一片村落,回頭看向跟在自己身後的朱高熾:「凡百戶為一村、十村為一鄉鎮。村正、鄉長人選,都要落實下去,要選真心真意向著我大明的人,便是愚鈍些也無所謂。」
「首選忠心之輩。」朱高熾點頭回應了一句。
朱允熥笑笑:「只等高仰止他們過來,我部就要前出大羅城,配合大將軍對陳元旦形成合圍之勢,徹底斷絕了陳元旦的退路。」
朱高熾目光閃爍:「困獸猶鬥,合圍之下的大羅城,恐怕會讓我軍付出重大傷亡,才能奪取。」
自古以來,攻城之戰有著無數的潛規則。
或是十倍之數可圍之,五倍之數可攻之,三倍之數可圍三缺一。
常升麾下的中軍加上清化城這邊的太孫部,也不過六萬兵馬。
去掉留守各地已經佔領的城池,圍攻大羅城的明軍最多不過五萬。…
而此刻的大羅城裡,陳元旦究竟集結了多少安南兵?
朱高熾想想,覺得這個數目大抵不會低於十萬。
朱允熥卻搖頭道:「一旦高仰止從昌化縣過來,交趾道就要儘快進入到改土歸流發展之中。給陳元旦留下後退的路子,只會讓他手下那支軍隊變得零散,恐會對我們後續的計劃產生影響。」
朱高熾張張嘴,回頭看了一眼跟在兩人身後的軍中文書、將領、錦衣衛等人。
等到這些人都停下腳步。
朱高熾這才跟上已經走出去一大截的朱允熥,而後低聲道:「你要屠了大羅城?那可是幾十萬人!」
朱允熥愣住了,不解的看向臉色震驚的朱
高熾。
他無奈的笑道:「我何曾如此說過?但大羅城裡的人絕對不能脫離我們的控制,必須要在我大明的掌控之下,如此才能讓高仰止他們推行改土歸流。」
朱高熾長出一口氣,點著頭沉吟唸叨著:「也就是隻殺陳元旦他們這些人了。」
朱允熥又一次否認道:「大明不會親自動手殺了陳元旦這麼一位交趾道的忠臣。」
朱高熾啊了一聲。
然後目光就逐漸變得曖昧起來,最後則是幽幽一嘆:「陳瓊這個人算是被你用到極致了。」
朱允熥笑了笑沒有說話,對朱高熾所說不置可否。
在他看來,陳瓊自從在清華城外攜城投向開始,在交趾道就已經沒有了退路。
而大明又是仁義的,對這樣的人自然做不到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