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比現在還缺錢的時候了。
常升則是再一次重申道:“殿下要用何種兵略於南疆?”
“以京衛遴選精兵強將,廣東、廣西兩道衛所官兵為枝,西平侯為側翼,並行攻伐。瓊州府出海船運兵,直接賊人心腹之地。如此,圍三缺一,則安南北境可平。”
常升聞言,已經在腦海中浮現了一副南疆堪輿地形,已經朝廷要在何處用兵,何處進攻,何處圍剿的形勢圖。
少頃之後,常升方才開口道:“如此說來,殿下計劃之中,朝廷只會從京衛調撥最多衛的兵馬南下。餘下,則皆以廣東、廣西、雲南三道地方衛所兵馬為輔。”
朱允熥點頭道:“舅舅說的沒錯。南疆畢竟不似中原,京衛又多數大江兩岸出身,難以長期駐守南疆征戰,只可最為攻堅大仗之用,唯有廣東、廣西、雲南三道地方兵馬,才是最適應安南、寮人地盤的兵員。”
常升則說道:“如此算來,光是京衛兵馬抵達鎮南關,朝廷和地方便要支出不下十萬擔的糧草。”
“還有將士們的軍裝、兵械、草藥、馬匹、火器諸如此類,摺合下來,估摸也要不下二十萬兩銀子。”會寧侯張溫又說道。
常升頷首點頭,又對朱允熥說道:“這些還僅僅只是算了開拔南下的耗費,一旦戰事開起,軍中耗費更是似海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嫡子】 【】
“但安南及寮人部,大明必須拿下!”朱允熥忽的站起,目視著因為自己的動作而聞聲看過來的在場勳貴們。
朱允熥雙手握拳重重的砸在桌子上,沉聲道:“大明這一次不單單要拿下安南及寮人部,還要拿下占城、吳哥王朝、素可泰王朝、羅斛、勐人、蒲甘、阿拉乾等地!”
隨著一個個熟悉或不熟悉的南疆地方勢力從太孫的嘴裡鑽進在座勳貴們的耳中。
都督府中堂上,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原本包括常升在內,大夥都以為太孫只是要南下安南順帶著打服了寮人部,然後兌現當初的承諾,將大明勳貴在中原的土地置換到安南去。
可現在,他們終於反應過來,自己一早就想錯了。
誰也沒有想到,太孫竟然玩的這麼大!
他要打下整個南疆,收歸大明所有!
即便是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常升背離東宮,可這一刻他看向朱允熥的眼神同樣是露出了一抹質疑。
朱允熥也知此刻僅僅是隻言片語,是無法讓這些人做出思想上的轉變,但他還是堅定道:“諸位叔伯只需曉得,那邊有一座不下湖廣江西直隸三道的富饒之地即可。”
“半座中原之地?”即便是常升,聽到這番話的時候也不由失聲呢喃。
“對!”朱允熥低喝一聲,目光爍爍:“那裡有不下半座江南的平原之地,若是我中原百姓耕種,甚至能歲歲三耕。”
會寧侯張溫面目猙獰,遲疑道:“當真如此?”
朱允熥一揮衣袖:“在京就有不少安南、寮人部等使臣,諸位叔伯這段時日,大可自行前去旁敲側擊詢問詳情。”
一直沉默不言的東川侯胡海則是起身拱手問道:“臣啟問殿下,便是我大明打下這些地方,朝廷又該如何治理,就算是能產出數不盡的糧食,又該如何運回應天?”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很多時候,中原王朝不是沒有更多的力量去開疆拓土,而是受制於距離的因素,征戰在外的大軍時時刻刻都受到補給線的威脅,才讓中原一直兜兜轉轉來來回回的在現有的這些地盤上搗鼓。
就算是強如盛唐,傲視西域,卻也因為國內的一個變動,導致補給短缺,最後中原漢家徹底失去西域數百年,直到如今也不曾再有漢家朝廷重新踏足安西,更不要說是西域了!
朱允熥默默一笑,看到在做眾人都露出期待的目光,便輕咳一聲。
“海運!這亦是孤此番,送給諸位叔伯的一樁好事。”
常升遲疑道:“海運?”
朱允熥點頭道:“自隋煬帝開掘大運河,中原糧草物資,南北北往,大多都是由內河運輸。如今我大明,舉江南湖廣之力,供應無數糧草物資於九邊,亦是走的運河這條路。大抵也正是如此,朝廷卻忽略了海運的便利和那遠超內河的承載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嫡子】 【】
會寧侯張溫卻是小聲道:“可如今朝廷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