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禮單塞進自己懷中。
王府長史這才重新回到門前。
也正是這是,山西道三司衙門主官的車轎已經是同時出現在晉王府門前。
長孫貢、周雲坤、柳良、郭玉闖四人像是約定好的一樣,同時出現在王府門前。
四人聯袂登上臺階,到了長史面前。
“今日是大喜的日子,晉王爺生辰,太原滿城賀之。我等今夜,前來叨擾,討要幾杯酒水。”
長孫貢身為山西道藩臺,當先開口,說著一番客套話。
王府長史躬身彎腰:“藩臺客氣,眼下王爺可就等著幾位過來了。下官這就引諸位入府,稍晚些一同迎接太孫入城。”
長孫貢點點頭。
放在往年,晉王生辰,等他們幾人到場之後,這席也就可以開始了。
但是今年不一樣。
朱允熥是大明朝的監國皇太孫,出京之後便是如皇帝親臨的權威。今夜,只有等朱允熥進了太原城,包括晉王都得要走出王府,大開王府正門,迎接朱允熥進府,然後才能開席。
幾人進了王府。
王府裡頭早就熱鬧不已,鼓樂不歇。
甚至是前些日子在太原城外,為了迎接朱允熥北行行在,而準備的太原鑼鼓,晉王府裡頭今天也準備了好幾班。
更遑論是那應天皇城裡凡遇宮宴,必備的戲班子。
晉王府沒有養戲班子,但這太原城裡那些個晉商家裡頭,哪一家是沒有養著一支戲班子的。
王府正殿前的廣場上,好幾個戲班子同臺上映。
一張張八仙桌從宮門一直排到了正殿前的臺階下。
王宮正殿。
今日裡換上了一身大紅衣裳的晉王朱棡,正一手插在腰間玉帶上,一手不斷的招呼著眼前過來祝賀的人。
當長孫貢幾人在王府長史的恭迎下走進大殿,所有人都投來了關注的目光。
朱棡張開雙手,哈哈大笑:“可算是等到你們幾個了!快快過來,今晚本王定要讓你們不醉不歸。”
長孫貢幾人趕忙上前。
柳良目光掃過大殿內的環境,在一旁說道:“王爺的海量,山西上下誰人不知?便是我等幾人加起來,也比不得王爺半分的。”
周雲坤在一旁噗的笑出聲,指著柳良便調侃道:“我可還記得去年,軍門你是頭一個在王爺面前敗下陣來的。”
柳良臉上一紅:“我那是未曾有準備。”
長孫貢笑而不語。
朱棡則是一把拉住柳良:“今天再比一比,先給咱們的臬臺幹倒再說。”
柳良立馬附和著:“下官定為王爺前驅,幹倒周臬臺!”
周雲坤臉色一愣:“今天不是說好了要將王爺給灌倒,怎地你個柳良現在臨陣叛變了?”
“誰讓你翻舊賬?”
柳良挪挪嘴,白了周雲坤一眼。
氣氛在這一刻好到了極致。
長孫貢卻是轉頭看向殿外:“想來,太孫殿下應當也快要過來了吧。”
朱棡立馬哈哈道:“瞧我這記性,差點忘了正事,咱們還是一同去外頭等著吧。”
說罷,他便當先邁出腳。
殿內太原城有司衙門官員、晉商縉紳翹楚紛紛跟隨。
太原城外,鎮遠門下。
朱允熥身著明黃常服御馬慢行,左右有兵馬護衛。
守衛在城門外的行在大營官兵,以及城門內的太原守備衛所官兵,早已將路給清理了出來。
“末將恭迎皇太孫殿下入城!”
太原城鎮遠門守衛衛所千戶官,領著一干麾下,站在鎮遠門下,高聲呼吼著。
朱允熥面不改色,沉默不語,打馬從這些人眼前走過。
穿過城門。
眼前驟然放亮,入眼處皆是一盞盞的大紅燈籠。
前頭街面上,有官府差役和王府護衛遠遠的看到朱允熥的隊伍進了城,便立馬轉身往晉王府方向趕過去通報訊息。
朱允熥笑看著此刻的太原城。
“殿下,行在大營官兵,此刻已經開始陸續進入地道,最前頭的會在炆廢人那處小院等候。
只要一聲令下,大軍便可衝入城中,依照炆廢人給出的名單和位置,前往捉拿一干反賊。”
景川侯曹震身披重甲,腰佩戰刀,目光陰沉的掃向周圍角落裡的巷道。
朱允熥點點頭。
“那咱們就借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