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這件事情,往後我們再也不要去做。」
李本幹臉上露出急切:「難道我們李家當真要給劉宗聖做那墊腳石?他能裹挾韓明王,為何我李家就不能把持朱允炆?」
李文相臉上帶著一絲嚴苛,掃向李本幹:「湖塗!這個時候我們若是再動,劉宗聖難道不會暗中查探我李家?此時尚未起事,便是他當真起事了,時間也來得及。」
「來得及什麼?」
李本幹有些不能理解。
晉商和白蓮教的合作,其實從來都不是真心的。
以李家為首的晉商,想要獲得更多的利益和好處,而如今的大明顯然是給不了的。
他們富有錢糧,卻沒有地方可以花出去。
攀比富裕,對於李家和晉商而言,並不是唯一的樂趣和追求。
所以,從大明立國之前,一直上朔到前唐就存在的白蓮教,成了晉商們的首選。
借白蓮教之手挑動天下大亂,到時候中原各地燃起烽火,白蓮教在各地挑起起義。等到天下間遍地起義軍,晉商就可以從中挑選最有潛力的一支。
亦或是,晉商自己推舉出來一路起義軍。
而這一切,都要等到晉商將白蓮教除了人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控制之後。
到時候便可反手將劉宗聖這些人給壓下去。
天下也就成了晉商們做主的時候了。
相對的。
李家父子二人也清楚,劉宗聖借韓明王控制下的白蓮教,對他們晉商也是有著提防之心的。
劉宗聖只想要李家和晉商們手中這些年積攢下來的錢糧,以及這些年在官府和地方衛所收買的人。
劉宗聖此人心狠手辣,絕非他平日裡所表現出來的平和。
他絕對不會容忍成就大業的那一天,還有一群晉商告訴所有人,他劉宗聖之所以能成就大業,全靠李家和晉商為他提供錢糧,疏通關節。
雙方就是純粹的利用關係,且心知肚明,只是相互都心照不宣。
因為短暫的共同利益,才走到了一起。
李文相眼中帶著笑意:「等朱允炆看清劉宗聖的那一天,或者說是等他發現劉宗聖不會留他到最後。那時候,朱允炆必然會想起今日你與他所說的花。等到那個時候,便是我們徹底掌控他的時候。」
李本幹閉嘴沉思,思考著父親所說的話。
李文相看著被寄予厚望的長子,低聲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處處自稱漢臣,至死不改。而今,只要等到我們掌握朱允炆在手中,這天下民心也就在我們李家手中。
有朱允炆這面大旗在,便有大義在。朝廷這兩年推行新政,早就惹得地方上民怨沸騰。只要劉宗聖挑動天下大亂,我們就是清王側的大忠臣!
前唐……後唐……
我李家自古便是皇室血脈,何嘗不可再次入主中原皇位!」
李本乾眼中閃爍著光芒。
數百年前的李唐天下,也是從這太原城開始的。
而今,他李家也合該如此。
明月高照,透過樹蔭灑在庭院裡。
李家父子二人又是一陣商議,乃至深夜。
……
太原城安靜了好幾天,並未曾有什麼大事發生。
只是街面上聽聞,大抵是因為年關將至,不少人出了門身上總是要少幾樣東西。
整整五天。
朱允炆都待在經由李家安排的住處。
住處不在李府大院裡,而是在李府和晉王府之間的一座民房院子裡。
周圍幾座院子,如今都被安排成了劉宗聖一行人的住處。
因為朱允炆得了劉宗聖的賞識,方才和秋娘二人單獨擁有一座院子。院子不大,但這短短几日裡便被秋娘給收拾的乾乾淨淨。
她是打心底覺得,他們是要在太原城過一輩子的。
雖然,在女人心中,對未來依舊是充滿了擔憂。
傍晚時分。
朱允炆正在院牆下堆砌著磚石,準備將院牆上最後一處缺口給填補上。
院內,秋娘從廚房裡探出身子看向院牆外。
「二郎,妾身炒了油豆子,還有劉先生今日送來的羊肉也燉上了,要不要喝上幾杯?」
朱允炆從院牆下站起身,將腦袋伸過院牆,看向院內:「還要一會兒,忙完就進屋吃飯。」
秋娘用圍裙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望著在這個小小的院子忙碌著的男人,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