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不許他們搞事。
畢竟工部在後續的勘測中,也發現了前期的規劃之中,很多都是存在問題的。
至少西部鐵路路線,並沒有徹底確定下來。
事情千頭萬緒,剪不斷理還亂。
只能一步步推行。
而除了這件事情,大都督府那邊也已經將一個巨大到可以稱之為宏偉的西域開發計劃,送到了朱標的面前。
在大都督府的計劃之中,涵蓋了一個遠超盛唐統治的西域版圖。
西邊,要能直接和中亞諸國接觸,南邊要和常升帶領的南征軍,在恆河平原上會師。
這個計劃,已經遠遠超過了最開始定下的大明重開西域的規劃。
大都督府上下,現在已經是滿心希望朝廷下旨,好讓他們統帥著大明的精銳之師西征。
為此,一場關於如何兵進西域的沙盤演習,從大都督府開始擴散到五軍都督府,繼而又擴散到了講武堂。
爭論的焦點,也從如何收回西域,轉變成了如何在大明的西邊打下一個不屬於大明現有疆土的新領土。
當朱標看到計劃書的最後,大都督府希望朝廷能出動三十萬大軍,立馬是一陣目眩。
這不是北征,有長城可以作為,排程糧草物資。
三十萬明軍奔赴萬里之外,西出陽關,投入到接連不斷的戰爭之中。
朝廷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來保證這三十萬大軍的糧草軍械所需。
瘋了。
整個大都督府都瘋了。
這是朱標最後對這份計劃書的定論。
可是大都督府的意見,朱標又不得不去思考均衡。
就在朱標為了這些事情頭疼不已的時候,大庸縣那邊又快馬加鞭傳來了訊息。
老爺子病倒了,一時間不能回駕京師,請求太醫院抽調太醫前往大庸。
朱標這下是徹底坐不住了。
躺在軟椅上,朱標終於是忍無可扔,怒喝一聲,將手中那枚佩戴了許久的扳指砸在了地上。
扳指應聲碎裂。
“沒有一個省心的!”
高仰止在一旁連忙起身,端了一杯茶送到太子身邊:“陛下吉人自有天相,有上蒼庇佑,定不會有事。若是陛下當真病重,大庸那邊,不論是太孫還是楚王殿下,都肯定會加急護送陛下回京的。”
他是內閣大臣,雖然內閣是在文淵閣辦公。
但文華殿這邊,因為太子每日都在這裡處理政務,所以內閣也就每日輪換著留一個人在這邊照應,方便兩邊的訊息傳遞,也算是正了內閣輔佐政務的職責。
朱標接過茶水,卻是眉頭緊皺:“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大明眼下看似是好,可稍有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他沒指明到底是什麼事情。
可朝廷哪一樁事情,不是大事。
高仰止默默的笑著,低聲道:“其實國家強盛了,事情就顯得比原來的更多,也更麻煩。可說到底,還是那些事情。
殿下早立太子,身居中宮,監理國事多年,朝堂之上若論國政,無人能比殿下更精通。眼下不過是一時未曾理出頭緒罷了,不如歇息兩日,以求靜思。”
朱標放下茶杯,目光定定的看著面帶笑容的高仰止。
他的臉上慢慢露出笑容,繼而伸手指向高仰止,放生大笑起來。
“好你個高春風!”
“竟然拐著彎說起孤來了!”
高仰止也笑出聲來。
只是不說話。
而很快。
太子爺的諭令便開始一條一條的發往內閣,轉閱朝堂,曉諭天下。
朝廷會全力支援直隸總督鄒學玉的一切革新之舉,凡對抗者借不容與國法。
西部鐵路建設計劃,完全由內閣大臣解縉領工部磋商,任何人不得干涉。
大都督府也得到了一個回答。
太子爺說了,誰有膽量能一個人領著三十萬人將大都督府給出的計劃書上所有事情完成,太子爺便讓誰當那個西征大將軍。
一下子,太子爺的煩惱橫掃一空。
已經許久未出的太醫院老院使山永年,則是帶著一隊年輕的徒弟們出應天,往湖廣道大庸縣而去。
………………
月票推薦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