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夜,朱元璋和朱允熥說了許多的話。
從老爺子當初還是鳳陽城外一個放牛娃開始,一直到大明當下正在籌備著西域征途。
又說了當初村裡頭誰家的姑娘貌美如花,對老爺子那叫一個垂涎欲滴。再到如今大明皇室開枝散葉,子孫滿堂。
朱允熥將老爺子哄到床上,看著對方安安穩穩的睡下,已經不知道了時辰。
等他退出屋子,輕輕的關上屋門,轉過身才發現天邊已經是矇矇亮了。
這時候算是一整天裡最冷的時候。
露水掛滿枝葉,朝陽不曾發熱,晨風有些冰涼。
朱允熥縮起腦袋,拱著雙肩,雙手團在一起慢慢的搓著,向著前頭踱步而去。
剛出院門,就見朱高熾端著一隻蓋碗攔在了眼前。
朱允熥眨了眨有些疲倦的雙眼:“這是什麼?”
“給你的。”朱高熾嘟囔了一聲,將碗送到朱允熥跟前:“陪著老爺子嘮叨一夜,你能扛得住?這是昨夜下面人在山裡抓到了蛇,配著太醫們開出的幾味草藥,燉出來的補氣蛇羹,快趁熱喝了。”
蛋白質是不會溶於水的,雞湯、蛇羹的鮮味都是另一種並沒有營養的物質產生的。
可一旦這裡面摻和進了太醫院的人,那這碗蛇羹就必然是能補氣的。
朱允熥也沒多想,接過蓋碗,開啟便能看到泛著一層淡淡油水的蛇羹湯。
他仰起頭,便將一整碗的羹湯一飲而盡。
見朱允熥喝完了湯,朱高熾的臉上露出笑容,接過空了的碗,遞給一旁的隨從。
朱高熾又說道:“這兩天沒什麼要緊的事情,工地上的工程都是按照工期推進的。山裡頭繼續趕過來的百姓,也都按照之前的計劃分配。
你先去睡一覺,若是前線有什麼要緊的軍情過來,我去喊你。”
說著,他已經是連推帶搡的,就將朱允熥給推到了這大庸縣官府後衙的一處屋子裡。
朱高熾倒是沒敢給朱允熥安排幾位曼妙女子,只是屋子顯然是剛重新被收拾過,乾乾淨淨的,點著一隻不太濃烈的香。
見著床榻鋪的柔軟整齊。
朱允熥倒是省了洗漱的步驟,直接脫了外衣鑽進被窩裡。
沒兩下,便已經鼾聲大動。
接下來的數日裡,整個大庸縣都風平浪靜。
皇帝的身子也正在快速的恢復中。
第三天的時候,老爺子便已經帶著自家老六在大庸縣裡轉悠了起來。
西南的食物名單,和中原是有著很大不同的。
即便是同在湖廣道的朱楨,常年身居武昌城,對大庸縣這邊的食物種類,也鮮少知曉。
父子兩人便整日裡忙碌著,在城中大街小巷尋找那些不曾見識過的美食。
很是難得的閒暇時光。
而在縣城外,整個大庸縣如今的工程數量越發的多了起來。
從各處趕到大庸縣的百姓,總數上已經超過五萬人了。
這也導致,各項工程的進度飛快。
如今朝廷在這些人的心中,已經是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若這個時候有人說,朝廷是在剝削他們。
最大的可能就是會面臨群情激奮之下的百姓,一頓爆錘。
更不要說,朝廷在大庸縣更進一步的開展了教學工作。
百姓們白天干完了活,晚上睡前的那段時間,都會有軍中和城中識文斷字的人去各處教授百姓們識字認字。
知識是什麼?
在久遠的過去,那是門閥豪族才能擁有的東西。
近些年,也都是非富即貴的人家才能掌握的權力。
朝廷現在不要他們花錢,免費讓他們學會認字,還會教他們算賬。
這可是天大的恩德。
沒錯。
朱允熥他們正在大庸縣開始嘗試推廣基礎教育的事情。
雖然朝廷這兩年一直在積極增建地方上的官辦學堂,但對於全民的基礎教育,因為巨大的成本問題,始終都沒辦法更好的解決。
畢竟這個時候的人們,不可能完全脫產學習。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習並不能改變現狀,當務之急還是要吃飽肚子,將日子過的更好。
而不是學習認字,然後繼續投身投入更多的科舉裡面。
但大庸縣現在的夜間識字學習,卻是另一種嘗試。
至少能保證,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