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帶著人將兩支信馬隊伍的人攔在外面,回頭看向坐在馬背上,眉頭皺起,面露疑惑的太孫殿下。
各自從固鎮驛和王莊驛接手急遞,趕到隊伍前的,乃是兩處驛站急遞鋪的鋪兵。
因為乃急奏太孫行在處。各處急遞鋪皆是出動三人三馬趕路。六名鋪兵皆著驛服,腰繫革帶,刮在腰帶上的鈴鐺不斷地發出叮鈴聲,告知官道上的人們。
鋪兵們也各自持槍,佩刀,帶短棍一根。見被錦衣衛的人攔下,且對方身上官袍樣式分明不同。
六名鋪兵立即勒馬停在了隊伍前。
“啟稟上官,河南道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並河道總督衙門行文急報太孫殿下處。望上官通報,小的好轉呈於殿下。”這是從固鎮驛南下的鋪兵,將河南道的急報送來。
在另一邊,自王莊驛北上的鋪兵也趕忙開口道:“稟上官,中都留守司、鳳陽知府衙門急報殿下,有急奏,望上官通報。”朝廷累年之前就開始著手整頓革新驛站,涉及天下近兩千座驛站。
除了當初為安置軍中傷殘老卒之外,驛站革新亦是為了給朝廷開一份財源。
革新的效果是明顯的。由於大明開國,很多事情都是重頭開始,朝政上有繼承自前元、前宋的制度,也有新的做法。
就如官道驛站,大明不同於前朝,天下諸道是沒有單獨的遞運驛站衙門,皆是由地方上的府縣一級負責。
天下近兩千座驛站,又直屬應天朝堂上的兵部車架司管轄。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朝廷對遞運驛站的管理效率,確保了朝廷急遞的速度和通常。
但卻又很不好的一點。那就是這些由地方府縣一級負責的水馬驛、遞運所、急遞鋪的用度耗費,並非是兵部車架司支出,而是一併由地方府縣負責。
地方上自然不可能騰挪錢糧來為朝廷付了這筆賬,加之國初地方上也是百廢俱興,也根本就拿不出這個錢來。
所以,地方和朝廷相互妥協。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大明近兩千座的驛站所需錢糧,皆由地方府縣百姓攤派。
而這幾年的驛站改制,最大的成效便是這一份原本攤派在地方百姓頭上的耗費,盡數被抹除,該由兵部統籌天下驛站收益損耗。
錢糧更多的驛站,如今不光容納了更多的傷殘老卒,也獲得了更多的收益。
在隊伍裡於隨行官員們駕馬而行的朱允熥,抬頭眺目嚮往前頭被孫成攔下的鋪兵們。
只有六個鋪兵,卻人人身上都帶著肉眼看得見的傷殘。這些人都是這些年來為大明流血負傷的軍中老卒,他們只是不能再在陣前為朝廷效力,但如今卻也換了另一種形式為朝廷效力。
而朝廷,也同樣給了他們一份安寧。朱允熥不由想到,當初驛站改制初見成效時,小胖便與自己笑談。
如今別看五軍都督府的兵馬賬目都是清晰明瞭的。但只要朝廷需要,這些被安置在那近兩千座驛站裡的老卒,便能立馬提刀著甲,為了朝廷上陣殺敵。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時的朱允熥便只是默默的一笑,權當是預設了小胖的這個說法。
畢竟。需知地方上一縣之內,衙門裡的三班差役,或許也就只有那麼數十人。
但一縣之內的驛站,卻可能有好幾處。這些驛站裡的鋪兵加起來,便是一股遠超官府衙門的武裝力量。
想到當初和小胖的笑談,朱允熥此刻不由眯起雙眼。或許等這一遭北巡結束後回京,該在內閣議一議那些傷殘將士,轉任地方官府三班差役捕快的事情了。
被錦衣衛和羽林衛官兵護衛在隊伍裡的朱允熥,正在想著新的革新之事。
而在隊伍前面的孫成,則是在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坐在馬背上,雙手握著馬鞭壓在馬背上,望向眼前的六名鋪兵:“將奏報夾板、憑證、回本拿來。”固鎮驛和王莊驛兩名領頭的鋪兵立即翻身下馬,將一直背在身上的包裹從後背挪到了胸前,兩人也走到了孫成馬前。
兩人動作麻利,很快就取出了孫成所要的三樣東西。孫成先看憑證,這是證明鋪兵們身份的東西。
查驗無誤交還之後,孫成則更加嚴肅的看向兩份夾板。夾板裡存放的便是河南道和鳳陽城送來的急奏。
核對查驗夾板封存完好,未有提前被開啟的痕跡,孫成這才將兩份夾板塞在胸前衣襟處。
而後又伸出手,立馬就有一名鋪兵從包裹裡取了一支墨筆送到了孫成的手上。
開啟其中一份來自王莊驛的回本。孫成在上面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