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一個不會有事的眼神。
而朱允炆亦是晃動了一下被身邊白蓮教教眾扣著的手臂,在對方警告的眼神中,他竟然是從容不迫的跟上了這些人的腳步。
朱允炆目光幽幽,望向走在前面的劉宗聖和韓明王兩人。
他很清楚,這兩個人必然是這些人的頭頭。
而這一次自己被這幫白蓮教的人劫持。
或許……
自己能做一點比捐出那三十萬兩財貨,意義更大的事情來。
……
旬前。
黃河在河南道境內河段。
對於朝廷來說,排得上號的治河大事,已經全面展開。
有了朝廷確定的治河國策,數不盡的錢糧從各方被運抵設在河南道的河道總督衙門。
大河兩岸,數十萬百姓被徵發,參與到治河的工程之中。
以十萬計的治河材料,覆蓋到了近百萬人的生計,從河南道及周遭被運送過來。
蘭陽縣。
作為當初黃河潰決所在地,僅僅是一縣之地,便被河道總督衙門總督潘德善安排了上萬民夫。
當初那兩處位於蘭陽縣境內的決口,也早已在民夫河工們的施工下,被徹底封堵加固。
黃河於蘭陽縣,自西向東轉為流向東南的河道兩岸,則是在重新加固之中。
而在整個黃河河道上。
自上游陝州城開始,到下游淮安府境內,這漫長的上千裡河道上,遍地皆是忙碌的民夫河工。
開封城北側,黃河岸邊柳園口。
此處亦是整個河道總督衙門,有關治河工程之中的一處重要關節。
眾所周知。
如今的開封城是城壓城,因為黃河千年來的泛濫,底下早就埋進去了好幾座城池。
作為如今整個河南道的三司衙門所在,開封城的安危干係著整個河南道的安寧。
柳園口上下游的河堤上,數不盡的河工民夫挑著篩選過的泥土堆高河堤。依照河道總督潘德善的治河之法,進行著遙堤、格堤、月堤、縷堤的建造。
河道二里,整個治河工地卻有十里乃至更寬泛的距離。
柳園口渡口河堤上。
一群滿身官袍帶泥,官靴掛滿黃泥的衙門中人,正聚在一堆青石條邊。
在石條堆上,一張長長的黃河河道堪輿及施工節點圖,被擺放在眾人面前。
自擔當首任河道總督便一直奔走在黃河上下游的潘德善,早已變得膚色黝黑,滿是泥點汙垢的雙手,也佈滿了傷痕。
在他的身邊周圍,是眾多河道總督衙門的官員,以及開封城內各司衙門的官員。
以朝廷旨意。
河道總督潘德善,領工部尚書銜,官至正二品。有
節制黃河河道沿岸地方官府之權,可憑河道總督衙門官印,徵調一切用於治河之用的人和物。
便是河南道三司衙門,但凡是涉及到治河的事務上,也要聽從潘德善這位河道總督大臣的意見。
雖然如今的潘德善,已經長期待在河道工地上,而變得與那些河工民夫一般,灰頭灰臉,可是身為正二品的總督大臣,便是不曾顯露,亦有一番威嚴。
「總督,如今已是深秋,深冬不就將至。到時候上游雨水減少,河水流速減慢。上游陝州城、洛陽城兩座減水壩便可徹底合攏。
等明歲開春,春汛到來,即可檢驗這兩道減水壩的作用,是否能如推演一般,為下游擋下足夠多的河水衝擊。」
一名與潘德善一樣,滿臉黑黝黝的總督衙門官員,手指輕點面前堪輿上陝州城和洛陽城兩處位置。
潘德善雙手按在被河工們鑿刻出一條條凹槽,用於增加牢固和契合度的青石條上,目光在黃河上游那兩條減水壩位置移動著。
他眉頭微皺,沉聲道:「洛陽城以上河道兩岸,臨岸百姓要加快速度遷移遠離河道。一旦減水壩建成,河水被堵,上游河面是要抬高的。」
另一名總督衙門官員當即開口道:「布政使司衙門在減水壩開建之時,便已經行文下令河南府、陝州遷移兩岸百姓。如今上游減水壩建造一帆風順,並無大礙。倒是下游,總督所做的四道堤壩建造,還要加快進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裡有皇太孫在,便能確保治河的事情不會被中斷。
他轉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