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帥,廷議封王。
在此之下,天下心學子弟,百萬明軍,皆屬此列!
更莫要說,那些因為攤丁入畝、官紳一體,南征東出而受益的天下黎庶了。
敵人很多,可是甘願堅定維護現有局面,並且繼續推進洪武新政的人更多。
這就是如今天下的局面。
朱允熥無奈的苦笑了一聲。
「孤未曾想過,今昔天下亦非昔日大明。」
這就如同自己啥也不知道,忽然有一天成了天底下最富有的那個人。
而在此過程之中,自己似乎也沒有做什麼。
就忽然有一天發現。
自己竟然如此的厲害了。
今日方知我是我!
藍玉點點頭,面上輕笑不見:「朝中已經議定了開國公、曹國公二人晉封王爵一事。想必近來,朝中就會下旨,讓二人在今冬朝廷各司衙門封印之前歸朝。借二人封王之際,以賀新歲。」
這是朝中早就定下來的事情。
只是旨意一直未曾明發,而據朱允熥瞭解,那兩道召回的聖旨,早就已經蓋上了皇帝寶璽,存放在乾清宮自家那兩個崽的紫檀床下的一隻抽屜裡。
在一旁的另一隻抽屜裡,則是另外兩道分別給常升和李景隆的進封王爵聖旨。
之所以到現在都沒有將召回旨意發出,則完全是因為前方的局勢未曾平定下來。
如今駐紮在瀛洲一地的東征大軍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但是小小的瀛洲,每一日都在發生的叛亂和殘存勢力的起義。
十數萬東征大軍,每一日便會有數不盡的軍情產生,集中到東征大軍的中軍大營之內,交由大將軍李景隆處置。
軍情繁雜,軍務繁忙,新徵之地歸化遲鈍,這是一個需要長期過程慢慢解決的問題。
東征如此,南征亦是如此,甚至更甚。
交趾道和占城道的歸化,有著歷史的優勢,所以才會顯得總是一帆風順。
可是當朝廷這兩年慢慢的將交趾道、占城道兩地捋順,開始如同其他地方一樣治理之後。繼續向西征伐的南征大軍,卻面臨極具倍增的艱難局面。
南邊那崇山峻嶺所產生的複雜地形,嚴重的拖延了大軍的行進速度。惡劣的環境,也已經不是太醫院南下的太醫們能夠快速有效解決的了。
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文淵閣裡有一層專屬於南征大軍的存檔架上。
若是被內閣成員及朝廷大小九卿之外的人找到,就會發現。
現如今在南征大軍裡充當前鋒軍的是,已經完全被一支由大都督府命名為瀛軍營的軍隊所替代。
而這支軍隊,擁有著遠超常人想象的戰損比。
毫無疑問,這一支軍隊皆是由瀛洲一地的降軍組成。
不論他們願意還是不願意,當大明凶神惡煞手握槍炮的南征大軍站在他們身後時,他們便不得不豁出一切的向著前方發起一波又一波有死無歸的衝鋒。
這是絕密的檔桉。
即便是朝中知曉此事的部堂官員,也不敢將此事宣揚出去。
這涉及到國家的正義性。
所有的這一切,都說明了南征大軍現在面臨的艱難。
所以朝中對常升和李景隆召回冊封王爵一事,一直是一拖再拖。
最終方才定下在今冬召回二人及部分軍中有功將領一同進行封賞。
朱允熥低笑了一聲:「所以舅姥爺今日才會說,即便九邊將士暫時斷糧,也不會引發軍心動盪。」
他澹澹的看了藍玉一眼。
藍玉點點頭:「殿下當初在京中的許諾,如今都一一兌現了,沒有人會再懷疑從殿下嘴裡說出的話。至少,當開國公、曹國公二人晉封王爵的那一天之後,我朝百萬明軍將士將會死心塌地的堅信追隨殿下。即便是有人懷揣異心,也必會被身邊人格殺,以為一級功勞!」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常升和李景隆二人,只要活著就會是兩面代表著朱允熥一諾千金的活招牌。
只要他兩人這一次晉封王爵,就是百萬明軍前仆後繼希望達成的目標。
功高可封王。
這是當初他們的皇太孫殿下,在應天城橄欖球場上,在一眾軍中功勳面前說出的話。
而在不久之後,便有兩人因此晉封王爵。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取代此事對軍中將士們的衝擊。
朱允熥回首看向神色鄭重無比的藍玉:「如果他並無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