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日出的清晨。大庸縣令李雨龍罕見的穿上了自己壓箱子的朝服,站在縣城和大營之間,橫跨澧水河的一座木橋橋頭。
在他的跟前,是成箱開蓋的白花花銀子。衙門戶房的吏員文書和大營輜重營的文書,一字排開坐在桌子後面。
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一本本賬簿。
“李老三,做工一十三天,工錢三兩三錢,上來領錢。”
“陳四狗,做工一十一天,工錢二兩八錢,快來領錢。”
“……”凡是被點到名的百姓,皆是滿臉喜悅的上前,將屬於自己的工錢握在手裡。
場面極度歡快,甚至在往日裡有這麼一堆銀子,都需要官府出動諸多官差兵丁保護的時候,今日裡卻罕見有多少官差兵丁。
拿到錢的百姓們,喜滋滋的聚在一旁,商議著要為家裡的老人孩子還有被窩裡的婆娘添置些什麼新物件。
還沒有領到錢的人,則開始議論著自己應該能拿到多少銀兩。朝廷這一次徵召他們為大軍建造營寨,不但不再是以前那樣的出徭役,自備乾糧,還給他們工錢。
這可是大庸縣百姓聞所未聞的事情啊。更不要說,這份工錢給的是實實在在的足。
不過是小半月的出工,就能掙到往日裡得要一兩個月才能掙到的銀錢。
一時間,朝廷在這些大庸百姓嘴裡,已經成了古往今來最好的朝廷。李雨龍同樣是美滋滋的爬到一個空了的箱子上。
大軍這一次給他的銀子,他是一個子都沒有拿。在拿到後軍輜重營給出的工錢價格之後,他更是足足算了一整個晚上,才算足了大庸縣要出動多少百姓,才能將這批銀子給瓜分了。
現在,這些銀子都落在了大庸縣治下的百姓手裡。李雨龍沒來由的從心底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和城中縉紳豪族鬥,和那些躲在山裡頭的歹人鬥,哪裡有和朝廷鬥,為自家治下百姓多掙些銀子來的快活。
李雨龍似乎找到了一條前所未有的為官之道。他不禁更加用力的攥緊藏在袖中的一份文書。
那是今日早些時候,從大營裡送出來的。加蓋了皇太孫寶印的諭令文書。
李雨龍的心中便愈發的熱切起來,只等著百姓們領完了銀子便要宣佈。
終於,過了大半個時辰後,在場的一千五百多名大庸百姓,終於是將輜重營送到縣衙的銀子給瓜分完了。
李雨龍輕咳了兩聲,接過站在他身邊的一名輜重營官兵遞過來的大喇叭。
“鄉親們!”
“鄉親們!”
“你們還想不想掙更多的銀子?”
“想不想為祖宗再多添幾個兒孫?”
“想不想自己被窩裡再多幾個婆娘?”
“鄉親們!”
“現在,朝廷開恩,咱們大庸縣又來大活了!”………………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