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前。
江水從岸邊碼頭流過,暮春豔陽高照。
被湖廣道和武昌府有司官員簇擁著的楚王朱楨,臉上卻有幾分焦慮。
旁人只知盯著江面上由北向南而來的船隊,卻不曾留意到站在碼頭角落裡的一隊錦衣衛。
太孫領軍駕臨武昌城,滿城上下的文武官員想的都是如何接待好這位皇太孫殿下。
以至於從武昌城接到訊息之後,便開始針對整座武昌城,開始了風風火火的打掃任務。
可是,若單單是皇太孫領軍駕臨武昌城。
錦衣衛就算是出城前來碼頭接駕,也不會臉色那般陰沉。
這顯然是出了大事,而且是自己這位宗室親王和湖廣道官員都不曾知曉的大事,須得等到太孫到來,這些錦衣衛才會前去稟報。
前元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日,明軍攻克武昌城,朱楨在應天城裡。
當時朱元璋聞前線捷報,又得家中喜事,便欣喜的直接定下了朱楨這個楚王的王爵。
朱楨也不負朱元璋的期許,天資英睿,秉性端重,自幼好學且有謀略。
而朱楨也在洪武十四年,率領時任江夏侯周德興平定過西南蠻夷之亂,便順勢就藩武昌城。
就藩第二年,便平定了大庸縣蠻夷之亂,繼而將大庸縣改為流官縣。
在此之後,朱楨可謂是軍功甚重。
十八年,與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平定銅鼓衛、思州等地蠻夷叛亂。同年,又平定靖州、上黃諸蠻夷之亂。
二十年更是征討雲南,活捉阿魯禿。二十二年為宗人府右宗人。二十四年征討西蠻,二十七年先後平定道州、全州叛亂。二十八年又定桂陽山寇。
而就在去歲洪武二十九年,朱楨還親帥兵馬,平定蘆溪、黔陽諸洞蠻夷叛亂。
可以說,在大明成年就藩的宗室親王裡頭。
朱楨的名頭雖然比不上九邊藩王,但其軍功卻一點不輸於九邊諸如秦王、晉王、燕王等兄長。
朱楨敏銳的察覺到,今天的事情應該是不簡單的。
帶著幾分好奇,朱楨便聽碼頭前棧橋上的官吏已經呼喊了起來。
行駛在江面上的船隊,也已紛紛降下船帆,降低船速。
前頭有快船從船隊裡脫離出來,快速的向著碼頭棧橋靠過來。
運兵戰船則是簇擁著一艘旗艦,在萬眾矚目之下緩緩的靠進到了棧橋裡。
戰船剛剛停靠在棧橋裡,斜梯便已經被放了下來。
一隊親軍護衛率先走到碼頭上。
隨後才是朱允熥領著普定侯陳桓走下戰船。
“臣等參見皇太孫殿下。”
剛剛站定的朱允熥,便見朱楨已經領著在場的湖廣道官員躬身行禮。
朱允熥快步上前,一把托住朱楨的雙臂。
“六叔不必如此大禮,這一次侄兒奉旨領兵出京,路過武昌,卻是要叨擾六叔,好讓將士們能休整幾日。”
朱楨已經年過三十,卻是神貌俊朗,英氣勃發。
他只是擺擺手,笑道:“早先就接到了訊息,都司衙門也已經在城中清出軍營,好讓京軍的弟兄們安歇幾日。地方就在王府東邊,離著近,有什麼事你住在王府也能知曉。”
那邊幾名應當是湖廣道三司的官員,也順勢上前,說著武昌城已經將一應事務都給安頓好,只等大軍入駐。
朱允熥自是欣然接受。
正等朱楨要領著朱允熥、陳桓等人入城,一直落在角落裡的錦衣衛官兵,卻是閃身上前。
“臣下,錦衣衛武昌府百戶官,參見太孫殿下。”
朱楨微微側目掃了一眼上前的武昌府錦衣衛百戶,知道這是有事情要說了。
而周圍的湖廣道官員們,還沉浸在迎駕皇太孫的喜悅之中,只等著這一次能趁機招待好皇太孫,好看看藉此能不能讓皇太孫賞眼看中。
朱允熥卻是眉頭一挑。
錦衣衛衙門不單單隻在應天城裡,天下各道府縣也都有些人手佈置,只不過像武昌府這樣的湖廣道治所城池,才會有百戶官設立。
難道是湖廣道又出了什麼事情?
朱允熥心中疑惑,看向對方:“說吧,可是有什麼事情?”
武昌府錦衣衛百戶官卻是抱緊雙拳,彎腰低頭,轉動腦袋看了一眼左右。
不等朱允熥有所反應,朱楨已經是大手一揮。
“諸位還是先行入城,今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