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關外第一城(1 / 3)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蒼茫的草原上,一條蜿蜒著的黑線,正在緩緩的向著北方滾動。

草原並非是一望無際的平坦,地形高低起伏,望不見黑線的首尾。

空蕩蕩的草原上,風沒了阻擋,好似只需要輕輕一口氣,那一面面豎起的旗幟,都能呼呼作響著飄揚。

在黑線的那邊,遙遠不可見的邊界線上,蜿蜒在崇山峻嶺之巔的長城下,一隊隊的明軍官兵,沿著先鋒大軍走出的道路,持續開進。

如同一條條黑龍,積蓄了一整個冬天的力量,終於是開始蠶食起這片漸漸碧綠的草原。

大明已經按照籌備許久的既定計劃,開始有序的出兵關外,進入草原。

整個帝國的行政和軍事體系,都開始圍繞著這一件事情而高速運轉起來。

龐大的軍隊,數量更多的民壯隊伍。

數百萬人以長城為,開始踏足草原深處。

在大同城西北側約三百里處的豐州古城下。

朱允熥等人,望著大軍向北穿過大青山,進入草原腹地。

這是明軍北上的西線軍馬。

用途是為了從中間切斷整座草原,防止韃靼部向西逃竄。

真正進攻韃靼部的,則是自大同和宣府出發,直接進入草原的大軍。

而朱允熥之所以會來到豐城,也就是後世呼和浩特所在的位置,則是因為大明需要在這裡建造關外的第一座堅城,用以徹底控制河套東北側的廣闊土地。

豐城的歷史很悠久,久遠到上古時的大窯文化。

作為胡服騎射的發祥地,漢時昭君出塞的目的地,鮮卑拓跋的龍興之地,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匯碰撞融合前沿地。

豐城早在趙武靈王時,便被囊括進了中原的統治範圍,設立雲中郡。

大明在這裡的統治可以說是空白的。

以長城組建的九邊,天然的就將長城外所有的一切都作為拉鋸的地方。

其中,也包括了豐城這一帶的河套流域。

而隨著後世的土木堡之變,豐城周邊更是陷入到無人駐守的境地,從而被韃靼大舉有規模的進入。

他們開始在這裡建造城池。

因為城牆所用青磚,遠遠望去一片青色,又名青城。

而今。

過去的歷史已經過去,將來的歷史,已然重新譜寫。

“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楚甲徵已經帶著人,開始勘測此地地貌,擇地建城。

而我們也需要在這裡,負責調運各路大軍所需糧草,招降那些普通牧民。

這裡會越來越熱鬧,人和東西會越來越多,所有的事情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和謀劃。”

大青山南麓的一處高坡上,朱高熾登高眺望,望向大青山南麓這一望無際的河套平原地帶。

朱允熥則是揮手一指。

“告訴工部的人不必再找了,大青城就建在這條大黑河和大青山之間。”

朱高熾稍稍一愣,看向朱允熥所指方向。

“那邊是小黑河、東河、扎達蓋河交匯處。”

朱允熥點點頭:“三面環水,背面有大青山乃是天然屏障,是個風水好地方。”

“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城?”

朱高熾詢問了一句,望著已經被朱允熥定下的大青城建城地,深知此處確實是個好地方。

其實朝廷並不需要特別在意到底要在哪裡建城。

朝廷需要的只是一座能在大青山南麓的河套平原上,有一座可以讓明軍駐紮的堅城,用以掌控這一片處於長城外的好地方。

有了城池,也就有了防守的必要。

當城池建好之後,這一片土地上,就能為朝廷源源不斷的提供戰馬,以及供人食用的牛羊肉。

而朱允熥的目的顯然是不同的。

只見他隨口說道:“大青城周長四十里,形狀方正,牆高三丈,底寬二丈半,頂寬二丈。以土石夯實,鋼精水泥包裹,青磚覆面。”

朱允熥話音剛落,朱高熾便已經跳起腳來。

“你知道這要耗費多少錢糧嗎?你知道當真要是建起這座大青城,大明朝除了應天城之外,再無城池能與之比擬了!”

朱高熾覺得熥哥兒當真是瘋了。

他原本只是有一點瘋,而現在卻是徹徹底底的瘋了。

便是應天城,除了外郭城,裡面的京城城牆也不過才七十餘里。

唯一讓朱高熾安心的是朱允熥還沒有徹底瘋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