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捷報傳京師(3 / 4)

小說:大明嫡子 作者:肉絲米麵

嘭。

鄒學玉的雙腿,重重的跪在了地上。

他沒有激動到落淚,也沒有惶恐手中權柄之大。

此刻的鄒學玉,唯有滿臉的堅毅和鄭重。

“臣領旨謝恩。”

隨意的一次出宮,便給出一份滔天的權柄。

朱元璋卻只是輕輕的揮了揮手:“你在應天府做的很不錯,朕瞧著是一日一新。朕希望,往後的直隸道,也能一日一新,讓朕能一直覺著,這是一個盛世夢境。”

“臣,萬死莫辭!”

鄒學玉擲地有聲。

朱元璋依舊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稍晚,任亨泰和解縉他們,會找你談話。直隸總督衙門接下來該如何做事,朕可以不知道,朕只要看到結果就好。但內閣需要知道你要怎麼做,這是內閣的權力,你應當明曉。”

內閣現在需要做的事情愈發的多了,所能做出的決斷等級也越來越高。

一開始,朱元璋身為皇帝,天然的對內閣有著一份戒備。

他不希望自己親手總結了中原傳承了千年的宰相制度,又在自己的手上覆蘇。

不過眼下卻是樂觀的。

內閣確實有利於朝廷更高效的辦事。

而且。

老爺子實在不敢將希望寄託在所有的後世子孫身上。

只要保持內閣的限制和均衡,便是後世子孫稍微守成一些,也是無妨的。

皇嗣的培養是個大問題。

剛剛才親手建立起了大明朝政治體系裡一個全新政治單元的朱元璋,很快就將思維擴散到了另一樁事情上去。

鄒學玉同樣開始了新的思考。

應天府的模式,在這施行的一年裡,效果是明顯且斐然的。

那麼,能否將應天府的現行模式,擴散到即將建立起來的直隸道呢。

中都留守司似乎沒有太多能夠改變的地方。

倒是淮安的煤礦資源,可以進一步開發,用以供應整個直隸的生產,以及各處舊工坊和即將新建的工坊使用。

淮揚一帶的鹽場,需要加強監管,洗鹽的工藝上不知道還能否改進,這件事情需要和工部的人商量商量,除此之外還能於民間釋出獎賞求才。

江南一帶的府縣,現如今雖說糧食產出不少,但更明顯的是這些府縣越發重視手工業工坊和行商一事。

大明對南方的海運越來越發達了,歐羅巴的商賈越來越多的前來大明。

應天城是他們的最後一站。

那麼諸如松江府、蘇州府、常州府、鎮江府一線,是否可以再將那些民間工坊擴大,是否可以尋找更多的生產點,用以增加地方百姓的收入,以及朝廷賦稅的增加。

還有兵備和地方衛所的事情。

一樁樁急需理出思路的事情,如同一張張空白的紙張,盤旋在鄒學玉的腦海裡,急需他儘快將這些白紙填滿。

一行人,各懷心事,不經意就入了應天城。

京師的熱鬧,瞬間充入人們的耳中,闖進所有人的視線裡。

“大捷!”

“大捷!”

“大捷!”

“我朝北征大軍,平定草原,盡收大漠萬里疆土。”

“蒙古韃靼王庭全軍覆滅,草原殘存部落牧民,盡數投誠我朝北征大軍。”

“北征西路軍西出瓦剌部,瓦剌部聞風而逃,現已不知去向。”

“遼東都司宣稱,東北奴兒干地區乃大明自古應有之地,將奏請朝廷改遼東都司為遼東道,東北奴兒干地方派遣流官,遷徙百萬臣民充盈東北。”

“大青城建設如火如荼,南下牧民紛紛改姓。”

原本就是這個世界最熱鬧的城池,一瞬間像是被推進了一針腎上腺素,爆發出了更加強大的活力。

也不知道是誰家首先放起了鞭炮。

剎那間,整座應天城鞭炮齊鳴。

離著舊年已經過去大半,離著新年還有數月。

應天城卻好似是開始過節了一樣。

草原盡收於大明。

這樣的大捷,遠比東征大軍征服瀛洲,南征大軍開疆拓土萬里,更讓中原人激動的。

朱元璋要看前方已經漸漸擁擠起來的洪武門。

皇帝的臉上微微一笑,側目看向身後今日伴駕出城的官員們。

“看來,今天是個好日子。”

………………

月票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