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陸軍辛苦、危險的廝殺相比,空軍才叫愜意。
兩人踏上舷梯進機艙,駕駛艙飛行員就緒,後面是任務中心,一整排電子顯示屏亮起,桌面上是操縱桿和密密麻麻的按鍵,三張座椅空著。
分別是觀察位、一號和二號武器位,安揚安排:“你負責二號位,我一號,先觀察我的操作。”
“明白。”哈絲娜這幾天來的疑惑,全部得到了解答——這與她在模擬遊戲上玩得,內容十分相似。
除了多出的幾塊螢幕,多了很多按鍵,滑鼠換成了操縱桿外,介面的內容、操作方式都沒有變化。
因為時間、人手有限,安揚的阿語也挺一般,為了協調反抗軍部隊,他便選中哈絲娜,她會阿語,也會操作。
以往的ac-130,大約需要13名機組成員。
但現在它升級了,智慧化了。
其大量使用高靈敏機器人、自動化技術,使得它除了駕駛和武器操控外,全部都可由機器人來完成。
最少僅僅需要一名駕駛和一名武器操控,便可以執行任務;理想則是兩名駕駛、三名作戰、一名維護。
現在是兩名駕駛,兩名武器操控,仍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但任務在即,已經沒時間去訓練和挑選。
戴上耳機,哈絲娜在安揚的普及下,迅速熟悉。
這架由安氏工業集團進行未來化改裝的運輸機,因習慣沿用ac-130的名字,但實際上已經是截然不同。
它擁有兩門25毫米五管加特林速射炮;兩門40毫米自動機關炮;兩門105毫米榴彈炮。25毫米炮備彈5000發;40毫米炮備彈600發;105毫米炮備彈200發。
它有比美軍ac-130多出一倍的炮管,彈藥攜帶量也增加一倍;機器人的使用,讓彈藥裝填速度翻倍。
除了武器外,它的電子裝置也獲得了更新,智慧的四維技術全面支援;它還有紅外對抗系統、新型誘餌彈,加固的機腹。
它已是煥然一新的高科技產物。
安揚更喜歡它的新綽號“超級炮艇”。
地面部隊發起攻勢後,ac130加速起飛上天,彩色顯示著地面影象,它完全由智慧提供資料,從四維轉換過來。
智慧還提供了彈道計算系統,能夠讓毫無經驗的人,也能傻瓜式的完成絕大部分的對地攻擊任務。
作戰情報顯示在螢幕上,反抗軍將要對is的營地發起進攻,敵軍數量大約有四千多人,坦克、直升機都有,有防空武器。
對炮艇威脅最大的,無疑是防空炮和導彈。安揚需要在智慧的全方位掌控下,高空清除敵軍防空點。
駕駛員也獲得高科技加持,他的hud會提示飛行軌跡,能夠有效規避防空武器,並且留給最佳的對地攻擊角度。
安揚和哈絲娜,開始進行戰鬥聯合。
就像玩遊戲一樣,智慧高亮顯示出了防空武器所在位置,只需要選擇地點,計算機將會推算出最佳攻擊位置。
安揚提醒:“友軍將會閃爍顯示,注意確認不同種彈藥的殺傷範圍。”
哈絲娜說:“明白。”
安揚說:“掃描設定攻擊地點,優先清除防空火力。”
哈絲娜回應:“優先清除防空火力,明白。”
安揚手指頭觸屏選擇一處防空導彈的位置,彈道計算機立即根據飛機航行速度、角度、風度等,推出射擊點。
沒有瞄準防空導彈車,計算機讓他瞄準它前方,選擇105毫米炮,按下發射,機艙傳來轟的一聲,炮彈發射。
105毫米高爆榴彈炮,改裝自陸軍的山地牽引炮,全重15公斤,殺傷半徑足足有15米,足夠夷平一棟樓房。
彩色顯示屏上,爆發了亮光和火焰,防空部隊陣地頓時化為火海,引發彈藥殉爆,計算機顯示摧毀程度:100%。
105山地炮裝到飛機上,對地射擊簡直毫無人性!
一炮下去,不管是裝甲車輛還是躲在建築裡的人員,都逃不過一死的結局。
這是安揚玩過最大口徑的炮彈。從殺傷力來看,效果非同凡響,一炮就能打死一群目標,強拆一棟樓房。
哈絲娜也鎖定了她的攻擊目標,她選擇40毫米炮,連續射擊地面的高射機炮位置,接連摧毀掉地面武器。
“有兩架直升機起飛!”哈絲娜報告。
“我們用25毫米炮幹掉它們!”安揚切換為25毫米五管火神炮,它擁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