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多數的人差不多了。
但不管是謝不臣還是見愁,都暫時沒有改頭換面的想法。
此時此刻,兩個人都把劍收了起來,兩手空空地行走在道中,看似隨意,實則謹慎又妥帖地打量著周圍——
這個自他們進入雪域以來,進入的第一個小鎮。
的確是“小”鎮。
站在街道的這一頭,一眼就能看到那一頭。
兩側的建築都很稀疏,且全數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和黏土堆積修築而成,大多是本地住民的居所。
行走在道中的人,看著與中域之人也沒有什麼區別。
他們大部分沒有半點修為,要麼就是修為微末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有極少數一部分,才擁有築基左右的境界。
看得出,這的確還在雪域的邊緣,連修士都很少。
但見愁並未掉以輕心。
她搜過先前那僧人懷介的魂,知道雪域這些小鎮分佈的規律——只有有廟宇的地方,才會形成這樣的聚落。
因為整個雪域都篤信密宗,素有“朝聖”一說。
每一年,不管是哪一個時節,都會有散居在雪域各地的信眾,跋山涉水,近的就在附近的廟宇,遠的則會前往聖山聖殿朝拜。
有人來往聚集,便會自然地在廟宇的周圍形成小鎮與村落。
他們此刻所處的這一座小鎮,無疑便是其中之一。
而且,位於小鎮之中的這一座廟宇,還是懷介師尊狄一上師所主持的“昭化寺”。狄一上師雖然已經坐化,但廟宇中還是有幾個厲害修士的。
雖然見愁不覺得他們能對自己形成威脅,但在別人的地盤上,少些是非總歸更好。
兩個人一面走著,一面看著。
道中有衣衫襤褸、朝聖路經的老人,有手中持著轉經筒在滿是泥土的街道上奔跑的小孩兒,也有少數幾個身穿紅色僧衣的僧人走過,但更多的是普通人。
臉上或喜或悲,都是俗世最自然的神態。
雪域的冷風,從千丈高的冰原上吹來,搖晃著高處懸掛的經幡。
前面不遠處唯一一家小客棧陳舊的窗扇,被吹得烏拉作響,彷彿下一刻就要從上面掉下來。
一個圓臉的小姑娘就站在櫃檯後面,一雙靈動淳樸的眼,專注地看著門外經過的行人。
然後,她就看到了見愁。
見愁也十分敏銳地察覺到了她的注視,轉過了頭去,抬頭一看,才發現這是一家十分簡陋的客棧。
“怎麼了?”
謝不臣見她忽然停下,也跟著停下,順著她的目光向裡面看了一眼,只發現這小姑娘不過是個普通人,雙眼雖然靈動,卻沒有半點修為。
其實見愁也說不清自己為什麼停下。
她只是覺得,這注視著自己的一雙眼睛格外地好看,透著一種至真的純粹,不含有半點的雜質。連帶著這整個人,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般的舒坦感覺。
於是,她問了謝不臣一個之前絕不會問的問題:“你想要住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