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前來無為與範運德見面的吳軍密使叫汪士鐸,江蘇南京人,曾經和吳超越一起被太平軍包圍在南京城中,南京城破後吳超越無恥跑路,舉人出身的汪士鐸卻被太平軍強徵入伍當差,因此十分仇恨太平天國,雖然不象鐵桿漢奸張繼庚那樣死心塌地的只想給滿清八旗當走狗,卻也死活不肯願為太平軍效力,一心只想逃走。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汪士鐸僥倖逃出了南京,輾轉到了湖北以遊幕為生,又因為地理出色偶然被吳軍重臣郭嵩燾發掘而加入吳軍,又輾轉到了馮三保的帳下效力,在馮三保麾下雖不象李家兄弟那麼耀眼,卻也很得素來尊敬讀書人的馮三保信任重視。這次馮三保需要一個靠得住的人到太平軍控制的無為城行坑蒙拐騙之事,深恨太平軍入骨又比較熟悉太平軍內部情況的汪士鐸便自告奮勇當了這個差,隨著太平軍密使悄悄前來無為試探太平軍的降意真假,還有辦另外一件大事。
正所謂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隨著太平軍密使在神塘河碼頭登岸之後,沒過多少時間,曾經被迫加入過太平軍一段時間的汪士鐸就隱約發現有些不對勁,覺得駐守碼頭的太平軍對自己的身份甄別似乎有些過於大意,引路的太平軍密使才剛出示範運德的令牌,碼頭駐軍馬上就揮手放行,沒有仔細檢查化裝成太平軍士兵卻沒有鬢角的汪士鐸。但因為神塘河駐軍直接隸屬於範運德的緣故,汪士鐸卻又不敢肯定太平軍是在有意放縱,只能是把懷疑深藏心底,繼續仔細觀察無為太平軍的一舉一動。
十分順利的北上進入了無為城,汪士鐸很快就在密室之中見到了無為太平軍的主將範運德,結果讓汪士鐸頗有些意外的是,在太平天國中爵封齊天候的範運德竟然一見面就向自己一拜到地,自稱罪將連連請罪,熟悉太平天國那些破規矩的汪士鐸心中詫異,還一度有些動搖,覺得範運德似乎真的很有請降誠意。
再接下來,範運德在汪士鐸的面前也確實沒有露出任何的破綻,請降的態度既誠懇,理由也完全合情合理——一直隸屬於楊秀清的東王府,又在太平軍內戰時站在楊秀清一邊,即便能夠保住無為城,也必須擔心洪秀全的報復。同時蕪湖戰場的形勢也對吳軍萬分有利,範運德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著想,所以才決定主動請降,效仿銅陵的趙家兄弟棄暗投明。
仔細傾聽著範運德毫無破綻的請降原因,一直保持著高度警惕的汪士鐸突然問道:“範將軍,有件事想請教一下,蕪湖與無為近在咫尺,既然你有意歸降大清鎮南王,那你不去與曹炎忠曹將軍聯絡?反而捨近求遠,遣使到銅陵與我們馮軍門聯絡?”
“因為罪將不知道曹將軍能否接受我的請降。”範運德沒做任何考慮就回答道:“曹將軍在蕪湖接連大破天國軍隊,卻從來沒有招降過一個天國將領,遇到敵人全都是直接出兵擊敗,所以罪將擔心他看不上罪將主動請降。但相反的,馮將軍在池州義釋何雲龍,又在銅陵接受我們天國軍隊舉城之兵的投降,寬宏仁義,所以末將才捨近求遠,派人到銅陵與馮將軍聯絡。”
言罷,範運德又頗有些扭捏的說道:“還有,罪將還知道,馮軍門不但是大清的湖南提督,署理湖南巡撫,位高權重,還是大清鎮南王的岳父長輩,罪將若是能加入他的帳下,得到他的提攜,以後的仕途前程也更有保證。”
仔細觀察範運德的神情反應,見他對答如流毫無歇頓,汪士鐸的心中疑慮卻並未消除,知道範運德如果不是真心想要請降,就是事前早有準備,早就料到自己會有這個問題提前準備好了答案。再接著,在無法判斷範運德言語真假的情況下,汪士鐸只能是按照馮三保和李鶴章等人的要求,與範運德商量起了受降細節,更進一步試探範運德的降意真假。
範運德主動提出的投降計劃也沒有任何破綻,只要吳軍發起進攻,無為太平軍就馬上放棄距離較遠的泥汊河碼頭,同時對運漕鎮的石達開軍封鎖訊息,給吳軍爭取登陸時間,然後只要吳軍逼近無為城,範運德就馬上大開四門,率領軍隊出城向吳軍投降。期間如果有無為太平軍的將領士卒不服,也由範運德負責解決,實在不行再請吳軍出手。
除此之外,為了取信於吳軍,範運德還主動提出請馮三保和曹炎忠聯絡,讓曹炎忠也出兵無為戰場幫助馮三保受降,防範石達開有什麼動作。——這也是範運德的不得已而為之,只能賭一把馮三保會不會貪功吃獨食。
還是沒有發現破綻,但範運德主動提出的投降計劃卻給了汪士鐸機會,仔細盤算了片刻後,汪士鐸問道:“範將軍,那麼在無為城中,有那些人會一定跟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