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心計(2 / 4)

小說:晚清之亂臣賊子 作者:吳老狼

都還誰都不敢打包票。

雖然不大,但是清軍在直隸戰場上仍然還有希望,可惜已經逃到了遵化的慈安和慈禧卻看不出來,所以收到了鬼子六送來的快馬急報之後,慈安除了放聲大哭外根本就是束手無策,慈禧也只能是臉色陰沉的下文山東,向滿清朝廷的最後一個戰略大師駱秉章諮詢意見看法。

七天後,駱秉章的奏章送到遵化行宮,在沾滿淚痕的奏摺上,駱秉章除了再三請罪之外,再有就是指出滿清朝廷仍然還有苟延殘喘的希望,建議慈安和慈禧率眾撤回關外,以盛京為陪都繼續行使政治權力,同時建議重建山海關增強防禦,給滿清朝廷爭取更多苟延殘喘的時間。

軍事方面,駱秉章認為滿清軍隊應該果斷放棄已經沒有任何軍事價值的北京外城,兵分兩路,以偏師回援正定戰場,盡最大努力拖住山西吳軍主力東進腳步,撐不下去時再撤來山東與自己會合,幫自己盡力保住山東,秣兵歷馬重整旗鼓,等待反撲機會。

清軍主力則被駱秉章建議撤守天津,在天津建立一個滿清朝廷的關內指揮部,中轉滿清朝廷的詔書公文,組織直隸山東的地方官府繼續與吳軍作戰,幫助退回東北的滿清朝廷繼續與兩廣清軍保持聯絡,也牽制住華北平原上的吳軍隊伍,讓吳軍更加不敢迅速進兵東北。

在吳軍能否迅速吞併直隸全境繼續擴張這個關鍵問題上,駱秉章給慈安和慈禧打了一個十分堅決的保票絕無可能!因為直隸的糧食產量早在明朝時就已經無法自給,現在又屢遭戰火生產破壞嚴重,吳軍絕無可能在直隸直接就糧擴軍,就算拿下了直隸全境,也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吳軍繼續發起大規模作戰,那怕是打下了井陘疏通了山西糧道也一樣,因為陸上運糧消耗實在是太大,在吳軍還沒有徵戰奪取山西全境的情況下,山西吳軍更加無力支援直隸吳軍繼續擴大戰事規模!

所以駱秉章也就給慈安和慈禧打了第二張保票,就是吳超越接下來一定會先對太平天國下手,至少也要徹底疏通了長江航道,可以透過水路把湖廣四川的糧食送到直隸前線後,然後直隸的吳軍才有能力能夠威脅到躲在東北的滿清朝廷。而吳軍和太平軍一旦全面開戰,滿清朝廷自然也就獲得了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的時間和機會!

除此之外,駱秉章還提出了兩個影響重大的建議,第一是鑑於東北人口太少,建議慈安和慈禧頒佈詔書,號召仍然忠心於滿清朝廷的中原百姓移居東北,開發東北也為滿清朝廷提供足夠人力的驅使,足夠的兵員補給。

第二個建議同樣影響重大,就是駱秉章建議利用僧格林沁在蒙古草原上的影響力,加封僧王爺為蒙古勤王軍主帥,讓僧王爺去蒙古草原上聯絡蒙古諸旗組建蒙古勤王軍,既用於對吳作戰,也防範蒙古諸王旗乘機叛亂分裂,還有羅剎國趁火打劫。

在漫長奏疏的最後,駱秉章這才多少流露了一些局勢的悲觀看法,道:“……臣竊以為,以吳賊之兵精糧足,攻破長毛髮匪已不是勝敗問題,而是時間問題,吳賊篡位自立,亦只在遲早,然大清不可不爭,不爭坐以待斃,爭則希望仍存。只盼大清列祖列宗庇佑,降下神蹟,重興我大清江山社稷。臣老矣,亦不知能否看到那一天?”

最後的這段話,駱秉章實際上就是直接告訴慈安和慈禧,滿清朝廷要想幹掉吳超越重新霸佔華夏大地,已經只能是期盼奇蹟出現。結果慈安和慈禧雖然都對駱秉章的弦外之音心知肚明,卻還是不甘心束手就擒,所以仔細商議了整整一個晚上之後,慈安和慈禧也終於下定了決心……

“就按駱愛卿的辦法來,就算將來奪不回中原,我們也要在東北重建大清國,繼續與吳賊分庭抗禮!”

…………

怎麼都得來看看吳軍後方的情況了,說來也荒唐,距離遙遠,道路又被清軍控制封鎖,深處內陸全靠陸上交通獲知前方訊息的吳超越還沒收到京城戰報前,以吳老買辦和周騰虎為首的上海吳軍,就已經透過海路收到了曾國荃軍成功奪佔了北京滿城的訊息。

突然得到這個喜訊,別說是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的吳老買辦了,就是腦後反骨粗大如周騰虎也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向前來報信的金安清驚叫問道:“已經打進京城了?怎麼可能?訊息準不準確?臘月初八才出的兵,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打進了京城?”

“千真萬確,是曾國荃透過我們在京城的細作,透過海路送來的準確訊息。”金安清一邊拿出剛收到了曾國荃書信,一邊興奮的解釋道:“曾國荃怕走陸路容易被封鎖,為了穩妥起見就又從海路送了一份訊息,叫我們走水路轉遞給鎮南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