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試,同為清流的李鴻藻(和李鴻章沒有任何關係)就是其中之一,出列奏道:“二位太后,微臣覺得李尚書的提議不妨一試。”
“吳超越逆賊是曾國荃的侄女婿不假,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曾國荃的侄女竟然是嫁給吳超越逆賊做側室,曾國荃身為宗聖曾子的直系後裔,即便嘴上不說什麼,心裡也必然覺得萬分屈辱。而且曾國荃身為叔輩,卻反倒要聽晚輩吳超越逆賊的號令指揮,向吳超越屈膝行禮,人倫顛倒,心中也必然存有怨念。”
“有此契機,二位太后倘若頒佈懿旨,封贈曾國荃以高官顯爵,賞賜以金銀珠寶,再感之以聖人教化,未必沒有可能招撫曾國荃逆賊成功,使之為朝廷所用。”
李鴻藻的話再次遭到了眾人嘲笑,不少文武官員都冷笑著向李鴻藻問,說曾國荃馬上就有希望攻破京城升官受賞了,怎麼可能還接受滿清朝廷的官職冊封?然而慈禧和慈安卻一直沒有開口拒絕,還在珠簾後面低聲議論了起來。
“姐姐,李棠階和李鴻藻的議論雖然異想天開,絕無可能一舉成功,但我們稍加變通,未必不能變成一招緩兵之計,為我們等待援軍爭取時間。”慈禧低聲說道。
“如何變通?”慈安低聲問道。
“以招撫為名,秘密要求展開和談。”慈禧低聲說道:“曾國荃之兄曾國藩命喪鄱陽湖,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江西巡撫文俊拒絕發兵救援,曾國荃必然深恨文俊,現今文俊又正好就在京城之中,我們不妨以交出文俊給曾國荃報仇為談判條件,要求與曾國荃展開和談,乘機拖延時間,等待援軍到來。”
“曾國荃逆賊怕是不會上當吧?”慈安有些擔心的問道:“那個逆賊那能不明白時間對他來說同樣重要,豈能為了一個早晚可殺的文俊放緩攻城,浪費時間?”
“曾國荃逆賊是肯定不會上當,但是我們再誘之以利,甚至還可以答應只要條件合適就主動開城迎賊,那麼曾國荃逆賊不會不動心考慮,只要他開出條件和我們討價還價,我們就可以乘機拖延時間,等待援軍到達。”
慈禧低聲說出了自己的真正打算,又補充道:“而且建立了聯絡之後,我們如果再能在守城中小挫吳賊,讓曾國荃逆賊覺得破城無望,那麼李棠階和李鴻藻所說的招撫之事,就未必沒有可能成功。”
仔細盤算了一下,覺得此事即便失敗也幾乎是毫無損失,可一旦成功卻收穫巨大,所以慈安很快點了點頭,同意試上一試。當下慈安和慈禧又低聲商議了幾句,先是隨便找個藉口抹過這個問題,然後就宣佈散朝。
最後,待百官離去之後,慈安和慈禧才暗中交代安德海,讓安德海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密宣李棠階和李鴻藻進宮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