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並且接受過嚴格訓練的英軍士兵,在刀刀見血的近身戰中仍然處於絕對下風。
“史軍門,快走!快走!”
身邊殘餘計程車兵一邊與英軍士兵格鬥,一邊赤紅著眼睛催促史榮椿快跑,史榮椿則置若罔聞,提著盡是缺口的砍刀只是與英軍士兵砍殺,接連兩次被刺刀刺穿身體都不肯逃走,口裡還不斷大吼,“弟兄們,快上來!快上來!上來和洋鬼子拼了!”
只有寥寥幾個清軍士兵又衝了上來助戰,英軍士兵卻象潮水一般的迅速淹沒了史榮椿等三十餘人,法國士兵則從兩翼包抄,怪叫著殺向遠處的清軍士兵,激戰中,英軍士兵還喊出了怪模怪樣的中文,“投降!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又一柄刺刀從背後直接洞穿了史榮椿的胸膛,史榮椿勉強架開前方捅來的另一柄刺刀,更多的刺刀卻接連扎入他的身體,鮮血帶著氣泡從胸口湧出,全身血染的史榮椿將軍眼中也逐漸失去了光澤,高大的身體緩緩倒下,口中喃喃……
“直隸的鄉親們,我盡力了,是主力先跑了,是朝廷不給我救兵,所以我,沒能守住大沽口……炮……臺……。”
向史榮椿將軍與龍汝元將軍致敬,向大沽口的清軍將士致敬,歷史上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換來了中*隊的唯一一次勝利,是史榮椿將軍和龍汝元將軍在第一線指揮了這場戰鬥,並且先後在戰鬥中犧牲。當時所謂的清軍主帥僧格林沁僧王爺,一直都躲在後方,躲在滿蒙騎兵的保護中。
大沽口炮臺淪陷的訊息傳到京城後,英明神武的咸豐大帝當然沒時間去關心大沽口炮臺是怎麼丟的,以史榮椿和龍汝元為首的部分清軍將士又在其中付出多少的努力和犧牲,咸豐大帝所大罵的,還是史榮椿等大沽口將士無能,沒能守住大沽口炮臺為他招撫洋人爭取時間!而罵夠了之後,咸豐大帝也只能是再次致書前方,要求僧王爺繼續避免率領清軍主力與英法聯軍交戰,還有要求瑞麟和恆福爭取再次與英法聯軍談判。
然並卵,既無法忍受滿清朝廷的愚蠢和敷衍,又希望能從滿清朝廷敲到更多的竹槓,英法聯軍斷然拒絕了滿清朝廷要求他們停火的請求,拿下大沽口炮臺就馬上向天津發起進攻。僧王爺雖然很想和英法聯軍幹上一仗,然而卻迫於主子嚴旨,對咸豐大帝忠心耿耿的僧王爺只能是在八旗將士的歡呼聲中大步轉進,一溜煙從天津直接勝利轉進到了京城腳下的通州,天津城裡的清軍士兵也紛紛逃亡,英法聯軍輕鬆拿下天津,掠得大量糧草軍需,徹底解決了糧食不足的後顧之憂。
結果也是到了這個時候,英法聯軍才勉強坐下來和瑞麟、恆福又展開了一次談判,但英法聯軍不但還是不肯定做出任何讓步,還火線加碼要求增加賠款,增開一大堆港口,以及要求讓英法軍隊保護兩國公使到北京城與滿清朝廷簽定條約。
咸豐大帝傻了才會讓英法軍隊開進北京,斷然拒絕了英法聯軍的最新要求後,還無比火大的將辦差無能的瑞麟與恆福就地免職。而英法聯軍則毫不留情,馬上又繼續北上,直接向著北京這邊殺來。
實在是沒辦法了,別無選擇之下,咸豐大帝只能是一邊指示僧王爺準備迎戰,一邊再次派出載垣和穆蔭擔任正副欽差,還按洋人的要求讓他們擔任全權代表,盡最後一次努力要求與英法聯軍展開談判。
對咸豐大帝來說還好,得知載垣和穆蔭被授予全權後,英法聯軍還是給了他最後一次機會,同意再次談判,還各自派出了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和法國駐華公使布林布隆為代表,先行趕往通州,通州南面的張家灣與載垣、穆蔭展開正式談判。
很可惜,談判還是沒有成功,儘管載垣和穆蔭已經在賠款和開放口岸方面做出了巨大讓步,但因為咸豐大帝的事前要求,載垣和穆蔭卻還是不敢答應讓洋人公使常駐京城,還有開放天津和允許洋人軍隊保護公使進京簽約。而巴夏禮和布林布隆做出的唯一讓步則是英法聯軍不進北京,他們只帶少許護衛進京與咸豐大帝見面簽約。
爭執不下間,猶豫了許久,載垣終於咬牙答應了讓巴夏禮和布林布隆進京簽約,但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條件,道:“你們可以進京面聖,但是見到我皇帝時,你們必須下跪行禮,還必須行三跪九叩的大禮。”
“不行!”巴夏禮和布林布隆一起拒絕,都說道:“我們不是清國的官員和人民,不能行這樣的禮節,最多隻能行吻手禮。”
“可你們是在大清的土地上,就必須按大清的規矩來。”載垣硬著頭皮堅持道:“如果你們不向我們的皇帝下跪,那我就不